卫嫆/因风起(2)
奈何七年前藩王叛乱,先帝平叛中箭,死在了回京的路上,先皇后听闻后,夜夜惊梦,终是在辅助完当年的太子今日的陛下登基以后,病死在了一个雨夜。
当时长公主不过将将及笈,而陛下也才十三,偌大的宫廷无人庇护,外有强敌觊觎,内有战乱刚平,姐弟二人过的十分艰难。
也是那年,长公主不顾陛下反对,战袍披身,自请跟随在谢老将军麾下,入战场历练。
此后,屡立军功,于军中威信渐起,这才堵住了世家门阀的嘴。
只是,婚事也因此耽搁,一晃七年,如今长公主已双十有二,却仍无婚配,陛下心焦,这才一连数道圣旨将长公主召回。
只是,这位年长的宫女忍不住猜想,或许即便召回,仍旧是徒劳,只因公主心中或许仍旧放不下已经成婚的谢家三子,谢昀。
太极殿,书房。
“阿姐,你此番能回来太好了,孤已吩咐人将你昔日的宫殿收拾好,你等会即可歇息。”年少的帝王看着已经三年未见的长姐,是忍不住的满目欢喜。
“多谢陛下。”卫嫆轻点了一下头。
看着客气疏离的长姐,年轻的天子不禁在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
“启禀陛下,谢相在殿外等候,说有要事要禀。”
天子一听,眉心微蹙,心中隐隐有些不满,也有些紧张的瞅向卫嫆,见她面色无异,这才暗自长舒了一口气。
“陛下有事,那容臣告退。”卫嫆当即双手行礼愈退,这令年轻的天子有些焦急。
“阿姐。”这一声阿姐,竟不自觉的带上了几分幼年玩闹时的娇憨。
卫嫆微微一顿,语气也不自觉的软下,“等陛下事情办完,可到容民树下寻臣。”
“是,阿姐!”
随即长臂一挥,示意可招殿外之人进来。
此时,卫嫆已先一步走到殿外。
刚一踏出,就见到昔年旧人,长衫玉立于大殿之外,容貌气度比之三年前未减分毫,可,他的一切早在他娶妻那年,已于她不再有分毫关系。
二人重逢,双目交接,只剩下客套疏离的点头之交,之后,擦身而过,千丈玉阶,独剩卫嫆一人负手而行。
第2章 往事
卫嫆站在容民树下,负手而立,望着满地落叶,思绪一时间如海浪,拍的人有些恍惚。
她在他成婚后决意戍边,本以为不见亦无念,可谁知即便是万里以外的疆北,也能时时听见他的消息。
她听过他的屯田令,看过他的诗词赋,知道他已升至宰辅,也是卫朝创立以来最年轻的宰辅。
他的所有消息,不管是她刻意听或者刻意不听,总会流入她的耳中,这让她觉得。
她似乎离开了他,又似乎从未离开过他。
这三年或许于他人而言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可于她而言,只不过是在塞北画地为牢,本想和他永隔,但没成想,圈住的只是她自己。
而那个人,已有了贤惠温顺的妻子,天真可爱的长子,她不知道自己现如今这般,究竟是为谁,卫氏的风骨不该由她来折。
可午夜梦回时,她又忍不住回想当年年少恣意时,他们也曾一同策马狂奔,一起月下舞剑,她一直以为他心里是有她的。
可当年,他请下一纸婚书时又是那般决绝。
“阿姐。”陛下,她一母同胞的弟弟,卫珉,在她身后唤回了她的思绪。
她转过身去,看着离她一步之遥的弟弟,他比从前更加健壮,也更加沉稳了,有些像他们的父亲,想起已过世的父亲,她的神色不由的温柔下来。
“还记得这棵树么?”她摸着粗壮的树干问他。
“记得,这是幼时父亲常常领我们玩耍的地方,当时它还没有这般粗大健壮,父亲见我们最爱在这棵树下乘凉,于是取我们名中各一个字,起名为容民树。”
卫嫆点点头,“是啊,一晃已过去数年,这棵树也已参天,你如今也有了些父亲当年的样子。”
“阿姐,我以为你不想再理我了。”年轻的天子声音隐隐有些委屈。
“为何会如此以为?”
卫嫆转身,看着自己的胞弟,终是卸下了在太极殿时的疏离。
“就因为,我自称为臣,唤你陛下?”
卫珉点点头,走上前去抓住卫嫆的手,诚恳道,“阿姐,无论我是谁,我都是你的弟弟,这个永远不变。”
卫嫆笑着抚摸了一下她弟弟的手,拉着他在容民树下坐下,“阿珉,你要知道,你现如今是天子,而非从小跟着我的那个弟弟,你要有天子的威仪,刚刚内侍在侧,我怎能不礼术周全,现在四下无人,才能唤你一声阿珉。”
“阿姐,我知道,可我总以为你还在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