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的纨绔篡位后(91)
第40章 .变故你快去庙里面拜一拜,祈祷你考中……
关州大捷之后,四殿下又停留了几日,待确认关州无碍,留了一队兵马离开。
得知四殿下要南行,沈清容干脆求了个人情,让他把黎子序和邹氏护送到南方去。黎子序当四殿下是救命恩人,抱着他的胳膊哭着不松手,末了黎云书实在无奈,才将人拽开。
黎云书和沈清容送四殿下离开。
四殿下临走前,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这关州城中,可有一位叫廖诗诗的姑娘?”
黎云书和沈清容互看了一眼,点头,神色颇有些不自然。
他们已经很久没去看过廖诗诗了。
关州战乱时,未曾见她出过花音楼;她又是险些害过他们的人,保不准会做出什么,留有距离还是好的。
沈清容:“四兄问廖姑娘,是有什么事情吗?”
“也不是什么大事。”四殿下道,“我碰上了边防军的残部,他们之中,有个人托我把这个给廖姑娘。”他摸出一封带血的布帛,“沈将军出征北疆后,提拔了廖姑娘的兄长。她的兄长因此十分感激,主动去帮沈将军探查消息,不料被蛮子发现后杀了。”
“边防军中,有个负责情报的小伙子和廖习关系很好,也知道他有个妹妹。他怕廖姑娘会因此一蹶不振,就模仿廖习的字,隔三差五写信给她......听闻那个小伙子,写着写着就对廖姑娘生了感情,还想着北疆平定后回关州看看她。”
“那他人呢?”
“死了。”四殿下道,“他们冲在最前面,本就是提着脑袋打仗。蛮人杀沈将军的时候,边防军中的人几乎没几个活下来的,我也是偶然间才知道有这回事。这信......就帮忙转付给廖姑娘吧。”
信是用布帛写的,被血洇染了一大片,依稀能够辨出上面的字样。
上面记了诸多琐碎的事情,真如在同自己的妹妹聊家常那般。
末了话锋一转:“我今年过冬怕是穿不了棉衣了,你记得给自己多添些棉花。”
他写得温暖,落入二人眼中,却比北疆冬日的白毛风还要刺骨。
住在关州的人都知道,北疆的冬天很冷。不穿棉衣的话,根本熬不过去。
而这人的意思,无非是......
他不会活过这个冬天了。
黎云书叹息着收起信,“给廖姑娘送去吧。”
廖诗诗在花音楼闭门谢客。
他们只能把事情告诉老鸨,再由老鸨转付给廖诗诗。
老鸨进去后,屋内一直保持诡异的寂静。二人在外面守着,等到老鸨面露歉意出来,“抱歉啊,诗诗她情绪一直不怎么好。她被打击得太大,都已经麻木了。”
谁知“麻木”二字刚刚落地,门内忽然爆发出嚎啕的哭喊。
如绝望的困兽一般,声嘶力竭的哭喊。
*
两人途径顾郎中医馆时,顾郎中正欣喜地打扫着院子。
去问缘由,听他擦着汗笑道:“这几日正巧放田假,子墨听闻关州平定了,正准备从清安回来看看,听说明日就到了。我收拾收拾,省得他又嫌弃关州灰尘多,不肯在这里呆着。”
顾郎中有个独子,叫顾子墨,与沈清容同岁,也是个秀才。
顾郎中一家,原本在更安全的清安城。十一年前清安招兵,顾郎中为了帮士兵们看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一来就是十一年。
这十一年中,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医馆里事务繁忙,他抽不开身,只能等每年田假、援衣假或者过年的时候,让顾子墨从清安赶来聚一聚。
奈何顾子墨也是个专心学业的,起先几年还回来,自三年前中秀才之后,一心想着今年乡试中举,来的次数少得可怜。
在黎云书的记忆里,顾子墨此人爱干净得很,尤其嫌弃关州的风沙,出门都得用手绢捂住口鼻。这公子哥不知是不是读书读傻了,看谁都是一副“朽木不可雕”的神色,就差长吁短叹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但他对真正有才学的人,还是敬重的。
当时顾子墨来关州,嫌弃医馆喧闹,托关系去书院里学习,恰好撞上黎云书。
他最初不知她是谁,只当她是个贫寒的寻常子弟,未曾说过一句话。后来顾子墨得知她便是关州那位女秀才,遂笑颜相对,见了她总要讨论上几句诗词。知晓今年她也参加乡试后,顾子墨还曾说若二人一同中举,定要去邺京好好聚一聚。
黎云书是个平淡的性子,不会与谁走得太近,也不会同谁离太远。顾子墨热情归热情,她却始终把守距离,带着几分疏离。故而她与顾子墨的关系,也仅仅算得上寻常友人而已。
听闻顾子墨要来,黎云书感受到了顾郎中的喜悦,也笑道:“子墨博学多识,今年乡试大概难不到他。刚好带他去庙中拜一拜,没准中了解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