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花月(45)
“怎么给镜商们回话?”陶慎卫问。
“能怎么说?”陶柏年反问。
陶慎卫无言。
制不出来,除了说没有,还能说什么。
费易平跟陶柏年一般,回到湖州后,一头扎进镜坊里试制,除了自己制,还勒令所有镜工过年也不停歇,一起试制,然而没有样品分析,只一瞥之下的印象,与陶柏年一般没想到其中是加了银,失败了千百次还是没制出来。
镜商们过来打听,跟陶家一般,除了说没有,无其他话可说。
陶家和费家都制不出来,湖州其他制镜之家更不用说。
崔扶风密切关注着镜商的动静,心中更有数了,奇货可居,也不着急,寸步不让。
镜商们打听了一圈,都怕别人抢先了,自己吃不到肉,进货价高卖价也高,重在有钱赚,没办法,只好接受了,按崔扶风的要求,订合约交货款,等着齐家供货。
先收到的订单先制,制出来了也不发货,压在库房里。
订单数量最开始没多惊人,后来越来越多,自正月起,至四月底,镜工们一天歇息都没有,方赶制了铜镜出来。
收到的订单共计五万面铜镜,扣除成本,一面铜镜纯利高达五缗铜钱,是以往售二十面铜的利润,齐家镜坊狠赚了一笔。
给镜商们送完货已是五月十五,崔扶风给每个镜工发了五十缗钱赏钱,加上工钱,这半年大家领五倍的工钱不止了,镜工们乐得齐声欢呼。
齐安算完账,拿了账本给崔扶风核算,欢喜不已道:“半年不到,就赚了以前两年才能赚到的钱。”
崔扶风按了按额角,苦涩一笑,“可惜是给陶家赚钱。”
齐安怔了怔,才想起,崔扶风跟陶柏年有约定,他若帮齐家脱罪,自脱罪之日起,齐家镜坊一年的红利归陶家。
崔扶风看一眼账本,问道:“新品铜镜在镜商们那里售得如何?”
“比预想中好,大唐盛世,世家大族富商巨贾无数,舍得花钱的人家还真不少。”齐安慨叹。
崔扶风低眉沉思。
“咱们家脱罪之日是五月二十三,再过几日接下来赚的钱就是自家的,若是陶费两家迟些仿制出来,咱们镜坊就能多赚点了。”齐安又道。
“陶家和费家这时肯定去镜商那里买新品铜镜回去研制了,没多久便能制出相同铜镜。”崔扶风翻开账本又合上,站了起来,道:“我去找陶二郎,试试看能不能用新品铜镜的配方代替一年红利。”
“新品铜镜已摆上各家镜行柜台上,陶家大可买了镜回去分析配方,陶二郎愿意吗?”齐安犹疑。
“自己分析毕竟需要一些时日,从齐家拿了配方就可以抢在费家前面推出新品铜镜,多少挽回落后齐家一步的面子,陶二郎不知新品铜镜如此暴利,咱家镜坊这一年的盈利如此之高,可以试一试。”崔扶风道。
“家主所言甚是。”齐安面上犹疑尽消,喜不自禁。
第26章 未来
再次站在陶家镜坊门前,心境与去年那时大是不同,头顶烈日如火,眼角一片橙红,空气里一股镜坊特有的铜液味,熟悉的气味,跟齐家镜坊无异,崔扶风眯眼,看着威严宽阔的大门上陶氏镜坊四个字上面新添的“制镜第一家”五个字。
有朝一日,她要让这块匾额挂到齐家镜坊上面。
“崔二娘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热情得浮夸造作的声音,跟上回一般无二,崔扶风把目光从门匾上收回,落在从里头走出来的人身上,那人乱蓬蓬的头发,胡子拉茬,衣裳斑斑点点铜液痕迹,看不出本来面目,若不是声随人到,几乎认不出那是陶柏年。
崔扶风左右瞧,蹙眉道:“怎地没有竹杖和大粗碗?”
“崔二娘好生风趣。”陶柏年大笑。
陶石紧跟着陶柏年出来,在他身后探头探脑,狐疑问:“竹杖和大粗碗?什么意思?”
“蠢材。”陶柏年一脚踹开陶石,笑嘻嘻看崔扶风,一只手作拄着竹杖状,一只手作拿碗状,弯着腰颤颤巍巍走到崔扶风面前,抖着手,可怜巴巴语气道:“小娘子行行好,给一文钱两文钱可好。”
“乞儿!”陶石眼珠子快掉下地了。
“哈哈哈……”崔扶风忍不住大笑,腰间解下荷包,里头没有铜板,倒有几个过年时齐明毓装进去的保平安图吉利的金锞子,捏了一个放在陶柏年手里,“赏你了。”
陶柏年看一眼,眉开眼笑收起来,鞠躬:“多谢小娘子施舍。”
崔扶风笑得更欢。
陶柏年直起身,注目看,崔扶风乌发梳得严整,头顶结了盘桓髻,上身杏黄色小袖短襦,下着草绿长裙,裙腰束至腋下,深绿色绸带系扎,婀娜窈窕,眼角眉梢秀美里透着清俊刚毅,似春时嫩柳,又像大漠寒花,陶柏年摇头晃脑,拉长嗓子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崔二娘看来气色极好,浑不见当日病蔫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