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花月(306)
崔扶风约罗氏见面。
约好的巳时初碰面,崔扶风提前到,辰时末刻,到时,罗氏已在里头了,案上茶壶不见热汽,显然等了许久。
“二娘。”
崔扶风进包厢,罗氏急急站起来,有些怯懦而谄媚地叫。
崔扶风默默看她,罗氏身上杏色襦衫,白色长裙,素淡里头几分端重,脸上脂粉很淡,头上单螺髻插着一枝不起眼的银簪,在崔家为妾那些年,她其实算安分的,不争不抢不招摇,若没跟费易平偷情那一茬……可惜了。
“二娘请坐。”罗氏殷勤道,走过几案,弯腰推了推地台上并不乱的软垫,卑微低下。
崔扶风别开眼坐下,缓缓问:“你当年嫁给我阿耶了,为何要跟费易平私下来往,你跟费易平认识在先,若对他有情,做甚要嫁我阿耶作妾?”
罗氏脸庞赤了赤,片刻后,双手捂脸,抽泣:“我有什么办法,表哥是我这世上唯一能依靠的亲人,他要我干什么我就只能干什么。”
跟她母亲和大姐一样把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随波逐流受人摆布。
比起来,她母亲还算幸运,她阿耶宠妾,究竟未休妻。她大姐一嫁二嫁都非良人,还有娘家这个容身之所。
她阿耶再怎么无耻,也还是不像罗氏父亲那样丧尽天良,竟要把女儿卖进青楼。
不过,罗氏也不像她母亲和大姐那么无用,她会在夹缝中竭力求生存,只是没人指点,见识浅薄,终究无路可走。
“张姐姐说,你想向我请教制镜之道?”崔扶风问道。
“是的。”罗氏点头,眼里迸出明灿亮光,灼灼看崔扶风:“二娘肯指点我一二吗?我不求费家镜坊有齐家镜坊的风光,只要能维持下去便成。”
“这不行。”崔扶风断然拒绝。
罗氏眼里亮光霎忽间消失,后背塌了,“我知道,我没用,没有二娘手段胆魄,费家曾几次三番害二娘,二娘不肯教我,也是人之常情。”
崔扶风暗暗叹气。
依为商之道,当迂回曲折将罗氏往死里打压,热锅烧蚁,待罗氏急到极处,再开口买费家镜坊,那时定能以极低价格买下。
不愿如此了,单刀直入道明约见用意。
“你要买费家镜坊?”罗氏惊呆了。
“是,我也不胡乱压价,你找行家估价,我这边也找人估价,然后我以一个公道的市价买,现钱,一次性支付。”崔扶风道。
“这……这……”罗氏失语,直怔怔看崔扶风。
“你考虑一下,再给我回复。”崔扶风道。
罗氏没考虑很久,只过三天便给崔扶风回话,愿意卖掉费家镜坊。
崔扶风不感意外。
费家镜坊穷途末路,罗氏不懂制镜,没营商经验,费家镜坊又不是她家祖传的,她也不爱铜镜,对镜坊没有执念,卖掉镜坊,对她来说,是好事。
若是费易平还活着,就是乞讨为生也不可能同意出卖镜坊。
这是制镜人与外行人的天壤之差。
双方找懂行的介行估过价,镜坊房舍,制镜设备,库存制镜材料,成品铜镜等,加上费家五百多位镜工的奴契一起转,共计二十五万金。
价钱公道,买的爽快,卖的也没端着,契约订立当日,付钱,府衙过户一天就办完了。
费氏镜坊正式更名崔氏镜坊。
罗氏不是爱张扬的人,崔扶风也没对外透露口风,直到崔扶风接管了费家镜坊,湖州城才传开了。
崔百信呆怔过后,欣喜若狂。
女儿原先当齐家家主,也是当家人,然而,跟现在还是不同的,那时镜坊是齐家的,如今女儿自己买的镜坊,镜坊是女儿的,镜坊名崔氏镜坊,也是他崔家的。
湖州城沸腾,众人议论纷纷之余,大家期待起来。
以前齐陶费三家鼎立,现在是齐陶崔三家鼎立了。
女儿家说话声气不自觉高了,谁说女人没用的,请看看崔二娘。
儿子纨绔不成器的人家,做父亲的心眼一齐活了,眼睛看自家女儿。
在崔扶风当家主后先后有女儿家走到人前,帮着打理自家生意,这时起,更多了。
姚氏长吁口气,终于不需怕儿子为了得到费家镜坊,不顾脸面娶罗氏了。
怕儿子受打击,姚氏急忙赶去归林居。
陶瑞铮没坐大堂窗边,楼上包厢里头呆呆坐着,眼神空洞,姚氏叫了许多声,方缓缓看向姚氏。
“费家镜坊丢了也没啥,还有咱们陶家自家镜坊。”姚氏柔声道。
陶瑞铮涩涩一笑,“阿娘,我不是心疼费家镜坊得不到了,我是在想,为何我自始至终没想到可以用钱买下费家镜坊,只想着走歪门邪道呢。”
“买?”姚氏一呆,便是此时,她也没想到其实她儿子也可以像崔扶风那样买费家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