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女冠(74)
“……”
柴三妙将狐狸灯提在身前,越看越来气,在心里吐槽自己为什么要领他去灯笼铺,多此一举。
他摆明在讽刺自己当初于偏殿里假借紫衣袁天师之名,用铜镜反击柳善姜一事。
不对!
如此一说,李雘岂不是知道了铜镜的真相?知道自己诓骗了他?
一面小小的铜镜而已,什么时候被他发现的?他怎么发现的?
算了算了,他不提,她又何必去提,不如就此翻篇。
小孩儿半刻惊慌的神情,尽收眼底,李雘笑得咳嗽,某人可不就是玄都观的一只小狐狸吗。
夜已深,人潮涌去同一个方向,十字街口。
法|轮人间转,梵音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②
斜晖耀眼,倒影成鲜。
注释:
①唐代造纸参考《新唐书·地理志》。
②法|轮原型参考《朝野佥载》中记载:唐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
第34章 .天官赐福不期而遇的人误了红尘
重新汇入人流,李雘的大氅极不合身,过长过大,穿在柴三妙身上,生生拖在地上。
她赶紧伸手去提一提,就这样一手提着大氅,一手提着狐狸灯笼,跟着前进的人流走走停停,时不时垫垫脚,打探前方拥堵的状况。
李雘瞧她小矮个又偏要逞强,故意弯腰跟她找齐高度,以她的视角看去是黑压压一片人头,不禁蹙眉,“你瞧得见什么?”
“……”
李雘站直身体,笑了,“你怎么不问我?”
他转头朝前望去,“再过一个巷子,就是十字街口,已能隐约看见灯火。”
柴三妙只哦了一声,算个回应。
李雘个子高,四下看得更清楚,他突然拉过柴三妙往街边走。
又怎么了?
还没等她问出来,已经瞧见李雘的目标,街边立着卖糖人的小摊,一群带小孩儿的大人围着。
小孩儿要求很多,要这要那,一会儿神仙,一会儿神兽,摊主脾气不太好,他只卖他会画的,也是赶上上元节里不缺生意,大人纷纷掏了腰包。
小孩儿闹着必须买,听得柴三妙觉得十分好笑。
柴三妙问李雘,“你想要?”
李雘挑眉,“不行吗?”
“当然,可以。”她今日高兴,格外大方。
轮到他俩,摊主让他们转轮盘,抽图样,李雘举起手指头,说自己受伤,让她替他抽一个。
柴三妙将灯笼递给他,上手一个转轮,指针悠悠停在一只蝴蝶上。
摊主拿起糖勺一阵挥毫,将凝固的糖人用竹芊穿好递给她,柴三妙付了文钱,“这是何物?”
摊主很不耐烦,“龙,你看不出来?”
啊,歪歪扭扭,还真的一点看不出来。
“可是……我抽的是蝴蝶……”
“画不来。”
“……”
这个理由让她无话可说。
“下一个。”摊主在赶人。
李雘自然牵过她转身离开,柴三妙拿着糖龙,又瞧瞧李雘,抿嘴笑,“很是配你,还不快尝尝。”
李雘向她展示自己一手提灯笼,一手包扎着,让她帮忙拿着糖龙,直接从她手上咬了一口,心情大好。
柴三妙很好奇,“谢五哥说你不爱食甜。”
李雘顿了下,“神龙十三年,重返长安后,我的确不爱食甜,年少时是爱吃的,记得那时住在在十六王院,祖母总会特意将天竺进贡的蔗糖,留下一份给我,那些时光,只是五郎不知道罢了。”
神龙十三年,正是忠宗驾崩,传位皇弟文王的年份,柴三妙不知道李雘经历了什么,只知道岁月改变了少年。
圣后下旨,文王一家外放灵州,十年边州苦寒,已经让少年忘记了曾经如蜜甜的日子。
李雘瞧她闷着,笑说:“你来试试甜不甜?”
柴三妙想着事情,也没多想,低头就咬了一小口,好像没品出味道,续而又咬上一口。
李雘问她,“甜吗?”
“还行吧。”她觉得。
可是李雘笑着说:“我觉得很甜。”
迈步往前方走。
柴三妙顿觉怎么自己吃完了李雘的糖龙,尴尬地朝他追去。
糖人摊上,摊主双臂抱胸,斜靠着夯土墙面,遥观人海中消失的身影。
一波新来的小男孩带了文钱,吵着要一条大糖龙,摊主收了文钱,“画什么龙?不会!”
他随手画了一把青龙偃月刀给他们,男孩儿们开心惊呼。
摊主嗤笑,男人真是容易满足,不管大的,还是小的。
*
十字街口,欢闹的中心,百戏乐伎汇聚此处,越是靠近,越是欢喜。
彩灯成链,条条高悬于街巷半空,照耀巴扎灯火通明。
李雘依旧将柴三妙护在人群里,看胡姬在二层的阁楼横弹琵琶,踩着高跷的优伶穿梭在人群的头顶,技高人胆大,东摇西晃,要倒不倒,吓的看客惊叫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