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浮沉(544)
“唉,你不说,我都快忘了世上还曾有过卫王、齐王那样重情重义的忠勇之人。”
“哥们儿喝酒就喜欢瞎唠叨,你喝酒怎么就喜欢瞎感慨呢……”
薛繁不知刘瑢身世,自然听得有趣,不时笑出了声音。
而刘瑢却听得百感交杂,只能故作平静。
恕儿,以前薛伊人告诉我你与宋王的事,我未曾相信。可是一路行来,频频听到路人议论你们的事,我虽不愿信,却又能如何?当年还是复国盟主时,便听别人议论过你和宋王,那时我尚且还想与人辩驳,但如今我不再想辩驳,不是因为我哑口不能言,而是因为,我实在无从辩驳。毕竟,你的夫君“尸骨已寒”,你出身高贵,不必为夫殉葬,令觅良人,也无可厚非。更何况,不论是宋王还是楚王,他们都与你交情匪浅,你和你的女儿能得他们二人的照顾,也算后顾无忧。
你的夫君,自然希望你一生无忧。
如今小东方也长大了,能领重兵驻守楚国,不用你亲自带兵上阵,我更应替你欣慰。
我也曾披甲上阵,号令四国盟军,为了救我的生死袍泽,我跳下悬崖,武功尽废,可是纵使我和义父都不在了,这世上还是恶战不断……
恕儿,我离开后,你所做的一切,我都不怪你。
怪只怪,为什么在你我相遇的人世间,总是硝烟四起?
第三百八十四章 四席婚宴(上)
这日刘瑢携薛繁在平梁赵宫的芦苇长街上徘徊,听得来往商客议论,说自从宋军在楚水连连战败,赵王又是一度旧伤复发,不赴朝会。赵国军政皆交予赵国公主独孤清处理,好似又回到了齐卫两王葬身西岭之后的那几年光景。不过,赵王放权以前,与赵国公主约法三章,一言不可卷入宋楚之战,二言不可松懈晋阳关抵御戎人之守,三言须对赵境之内的赵、蜀、陈民一视同仁。
赵国公主签下约定,赵王便又如前些年一般,隐居赵宫修养,不亲临朝会,亦不亲阅奏折。
刘瑢闻此讯,便隐隐觉得父亲大约是根本不在赵宫之中,而是外出云游了。若是果真如此,那么刘瑢必定不会轻易见到赵王,而他又不愿惊动赵国公主,以免自己的身份泄露,招来无妄之灾。毕竟齐卫陨灭四年有余,许多人,可能早已分不清是敌是友。
听说芦苇长街上的兵器铺是赵王时常光顾之所,刘瑢便写了封书信,让薛繁交给了兵器铺里的掌柜,劳烦他在赵王来时转递于赵王。信上写道——
躬请赵王殿下万安
草民幸得杳然剑法
望承殿下慧眼赏鉴
但闻殿下旧疾反复
不知何日方可面圣
草民自往楚地去也
宋楚恶战苍生涂炭
草民愿揽东海之水
劝服宋楚止战止戈
再至平梁诚拜殿下
书信没有落款,字迹也换成了平平无奇的楚地拂柳体,而非当年刘瑢惯用的笔力飞扬的诸葛氏逸然书。楚地拂柳体,列国士子皆可写,以构架精巧简洁为名,无需笔者沉气运力而书,便也最容易被模仿、混淆。是以,文人墨客若冠其名,并不用此拂柳体,若匿名而书,却多用此体。
刘瑢知道,父亲一旦看到“杳然剑法”,便会立即明白这封信的意思。只是不知,父亲何时才会回到赵宫,又何时才会光顾这家兵器铺。
自此,刘瑢便带着薛繁离开了平梁,一路朝楚国行去。
——
楚国昭凰宫中,热闹非凡。楚国公主东方恕的馨岚殿里,绕着数不尽的红绸,喜庆之气,就如夏日里的艳阳,从馨岚殿中传出,温暖着楚宫里的所有角落。
一众宫婢正忙着给颜笑、颜清、颜秀三位新娘梳妆打扮,又有一众宫人整理清点着公主送给公子愆的新婚贺礼。三岁的刘恩从未见过馨岚殿里的人如此忙碌,于是十分兴奋地在各处帮着倒忙,只想看他们更加忙碌。
此时殿中唯有两个人安静对坐,时而饮茶,时而轻声谈话。
恕儿望向正在不远处对镜梳妆却已年近五十的颜笑,对林璎说:“颜姨姨终究还是嫁了赵七叔。”
楚王展颜一笑:“若不是寡人强行下旨,趁着给公子愆办婚事,便一并把颜姨姨和赵七叔,颜清和苏杨,颜秀和苏柳的婚事也张罗了,恐怕颜姨姨和赵七叔要互相别扭一辈子。”
恕儿缓缓转头看向林璎,忽然间便流下眼泪。
楚王将怀中手帕递给恕儿,恕儿见那手帕还是许多年前她在繁京街头买来送给林璎的生日贺礼,于是更加止不住泪,只将那手帕紧紧攥在手里,并不用它拭泪。
楚王环顾四周,故作不在意:“那么多人看着呢,东方公主分明是喜极而泣,却怎得哭的如此委屈?传出去,旁人可别以为是寡人委屈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