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权臣(86)

作者:七重血纱 阅读记录

七月十五, 中元。

早在前两日城内已有人家祭祀了先辈,倒不是因为怕今日人多,只是京中有不少外乡人, 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从七月十三开始,就已算得中元了。

虞卿早早起床,正在清点今日要带去祭奠父母的香烛、贡品, 一件件仔细检查, 生怕漏了什么。

六子在院子里整理东西, 见妙玲把备在路上吃的点心盒子放到一旁, 不由问道:“姑娘在里面待了好一会儿, 妙玲姐姐你要去看看吗?”

闻言妙玲往屋里看了眼, 随即摇头, “放心, 姑娘是个有分寸的, 出不了事。”

她对余家的事虽不是全然知晓,但双亲离世,她却能感同身受, 她也是打小没了父母的人。

两人话才说完,虞卿便拎着盒子走了出来。

“车马备好了,我们趁早去, 也好早些回来。”

妙玲笑着点头,拿起食盒叫上六子, “车夫在巷口等着了,姑娘收拾好了咱们这就出发。”

虞卿答应了一声,低头理了理篮子上盖着的布,想到前几日的事, 轻眨了眼睛,将情绪压下去。

徐管家给她的那几本账,她已经全部给了苏有辞,只是没想到,苏有辞不知晓此事,她原以为苏有辞已经提前问过徐管家了。

余二倒真是胆大,朝廷早已明令禁止民间放私贷,还敢公然往外放,几万两银子净赚两万,这样的暴利,做一辈子大牢都是轻的。

余家的确安生不了多久了,她总觉得那日苏有辞的话就是一个预告。

“姑娘?”

妙玲见虞卿走着走着溜了神,不由出声提醒,“咱们该上马车了。”

闻声虞卿回过神来,无奈笑了笑,她倒也不是真的那么大度,能对余家的所作所为无动于衷。

偶尔施些伎俩,让余家问题暴露出来,交给能处置的人,不也公平得很?

不以其余手段收拾这一家人,不代表不能用正当手段给他们定罪,余家上下,谁无辜?

都不无辜。

虞卿上了马车,见妙玲整理食盒,又在弄马车里的东西,便倚着车壁,从小格子里抽出一本书来看。

是上回苏有辞落在车上的一本杂记,记录了不少民间杂谈。

从前虞卿在余家时,少有这些书看,学的不外乎是女诫、四书五经,先生教授的也都是些诗书,杂记几乎不让碰。

马车行至城门处,六子代为在守城士兵那里登记了后,才得放行往城外去。

官道上不少出城祭拜后回来的,也有才去的。

虞卿掀开帘子,往外看了看,看着往来的车马,心里的愁绪并不算浓烈,她虽难过,更多的是心结未消。

可如今,余家背后的靠山大厦将倾,她的心结,或多或少散了一些。

收回手,虞卿半阖着眼靠着休息,心绪平静。

约摸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在墓地外的路边停下,车夫叩响了车壁,虞卿不等妙玲提醒,就睁开眼。

妙玲见状,兀自提着食盒跟竹篮下了马车,在车旁等候虞卿。

虞卿下车后,从妙玲手里接过竹篮,抬眼看向不远处的山丘,目光幽深,停了片刻才道:“劳烦马叔你和六子在这里等候片刻,我去去就回来。”

说完这话,虞卿带着妙玲沿山路小道往山丘上走。

林木葱郁、河流环抱,是一处不错的风水宝地,虽比不上那些达官贵人看中的墓地,却也算得不错,寻常人家也买不到这里的地。

小道上往返的零星几个人,虞卿只身携着妙玲往上走,脸上戴着面纱,对旁人并不好奇,也未引起别人关注。

直至走到墓前,虞卿都未开过口,让妙玲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虞卿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就是这里了。”

虞卿弯腰放下手里的竹篮,低声说了句,“父亲出殡时,我跟到这里,想多待一会儿,可余家的人说我晦气,爹爹见到我也不会高兴,把我带了回去,不曾想,再来这里竟隔了快一年。”

妙玲正蹲在地上摆弄香烛和供品,听到虞卿低声说出的几句话,动作顿了下,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虞卿。

父亲才亡故,就被赶出家门,又是用了那样的借口,任谁都难以接受,更别说虞卿那时年纪尚小。

“姑娘……”

“其实我并不是没怨过,我怨爹爹临死前都不愿意见我,也不愿意信我,我们身上流着一样的血,他虽在家的时间不多,可从未怠慢过我,待我亲厚,怎么就能不信我呢?”

虞卿说着缓缓蹲下,“那时我就想,爹爹为何不信我。”

后来虞卿想明白了,不是不愿意信她,是大多数人眼见为实,都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

可是眼盲也该心不盲,若、若是再给些时间,说不定她爹爹就能反应过来,余二所言都是假的,是在污蔑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