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墓(434)
将太子妃褫夺封号打入冷宫的旨意下来时,皇帝已从病床上起来,宫中的情况尽在掌握之中,这番处置掀不起一丝波澜。对外给出的答案是,太子妃听信小人谗言,误会平阳公主与弥英首座的关系,坏了皇家名誉,故惩戒以儆效尤。
这日,天气虽暖,风却刮得有些大。
董氏收拾东西迁到御园西面的乾西,她摘掉金衩环佩,一身素衣,连贴身宫女都不能带走半个。
太子与她感情本就不深,谈不上伤心也没有安慰,只略微感叹了句:“唉,自作孽不可活,在这里也好,清静些。毕竟夫妻一场,若真缺什么就捎人带话来。”说罢,就匆匆离去。
董氏望着他的背影,苦笑一声,当初压制平阳的决定是他同意的,如今出事了,竟还能听到他一句风凉话,哈,这夫妻二字真是讽刺至极。她此刻不由想到,那时若放任永安和承业在一起,今日的境况是否会有不同?
不至于到后悔的地步,董氏垂眸坐下,只是她心里堵得慌。
“母亲,你别难过。”李承业蹲下握住她的手,“先把心放宽,一切都会好起来。”
董氏欣慰地望着儿子,“我不担心,只要你好好的,我就什么都不怕。”
李承业发誓:“我一定会想办法。”
“不急,千万不要急,我们母子慢慢来。”董氏出乎意料得镇定,她用力盯住儿子看,语重心长,“承业,事到如今,你该明白权势的好处了。”
李承业目光闪烁,沉默不答。
“没有权势,我们只能任人鱼肉。”董氏顿了顿,“等到你手握权柄那一日,便是我们扬眉吐气的日子。那个时候,无论你想要谁,想要做什么,都无人能阻止。”
李承业垂眸,他望着两人交叠的手背,缓缓抽回自己的手。
董氏却按住他。
李承业停下动作,抬眸望去。
董氏就怕儿子推却,一个小动作就让她心中惴惴:“争权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承业苦笑:“母亲,你别乱改前人之语,是学如逆水行舟……”
“一样的,都是一样的道理。”董氏打断他,她手心都是汗,儿子已是唯一剩下的筹码,“承业,我们无路可退。若我们败了,你那些同父异母的弟弟们会放过你?除了赢下去,我们别无选择。”
李承业与她对视片刻,轻声道:“母亲,你不用怕。我会保护你,也会保护我的妻儿。”他目光像是看着她,又像是看着别处,不知想到什么竟还笑了笑,“你说的,我都明白。”
类似如此的话,很多年以前,他就听另一个人说过。
那个时候,平儿还还梳着双髻绑着红结,她斜躺贵妃榻,两只小脚翘啊翘,眯着眼睛对他说:“承业哥哥,虽说你不喜争不喜抢,不过天若予之,不取反受其咎。你得记住你是嫡长子,有些东西天经地义。你若败了,唉,怕是将来我就得跟着吃苦头。”
那时他听了忍俊不禁,一个身高只到他胸口高的女娃儿说这些,还一脸的理所当然,半点害臊都没有……说实话,有点逗趣。
“别笑,你别笑啊。”她蹦到他旁边,身形不高,气势却可凌天。估计只要棍子够长,她就能把天都捅破了,“不过放心,你已经得到了最厉害的帮手。有我在,没人能欺负得了你,你躺着都能是最后的赢家。”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曾经声称“最厉害的帮手”也会变成对手。
李承业的笑容渐渐收敛起来,有平阳姑姑在,母亲怕是很难离开冷宫。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不过在父亲眼里,恐怕觉得跟平阳姑姑的事已经翻篇了,女人间的争执微不足道。父亲近日烦心的是端王即将回京。
之前,皇祖父派王利去西北是想敲打惩戒。不料,端王竟主动请缨一同前往。
一下子把局势搞得扑朔迷离。
当时父亲就在屋子拍案骂道:“定是有人在旁挑唆。”
如今,端王回京,不知有否参加与匈族的和谈,若这次停战有他促成之功……最差的结果,便是这一趟西北之行令他增加筹码稳固地位,这足以令父亲心生忌惮。
内阁中,皇帝和诸位大臣也在讨论此事。
皇帝先是翻了他病时的那些奏折,随手挑几本,浏览一番就看了看最后的批阅,嘴角勾起笑:“看来,太子这段日子没帮上什么忙?”
这语气听起来轻飘飘的,但皇帝这话什么意思,众人心知肚明。
这时候大伙儿都算是同谋,孙阁老瞥了冯首辅一眼,可惜那老头儿面不改色不为所动。
孙阁老只得自己开口:“太子殿下颇为勤奋。”
皇帝似笑非笑:“朕看这些事儿内阁就能决定,无需太子费神,他再勤奋又有何用?”此言一出,几乎是明着指责他们欺负太子青涩没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