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胥赋(55)
一干主要人犯统共十二人,桓帝下令秋后问斩,谢延因一句轻飘飘的嫁祸之言,免去了诛灭全族的祸事,自己也算亡羊补牢了。
赵家势力本就根深蒂固,又有德王府从中斡旋,赵士平虽被判了问斩,李芸儿等人侥幸得活,贬为了庶人,其余人等发配西南缅域。而最为无辜的一群工匠,直接被拖到菜市口斩立决,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颗脑袋似瓜熟蒂落的西瓜,突兀地滚了一地,鲜血连同来不及喊出的嘶吼,化作一团血雾,消弭得无声无息。
岂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榜发布后,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早起的百姓们差点被宫门前的阵仗活活吓死,一群身着素缟腰系粗麻的儒生,依次跪坐在门前,口中齐声高喊:“库银一案蹊跷,圣上英明,望复查此案!”,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在盛京街头久久不散。
从寅末时分起,直至早朝,文弱的儒生们竟无半分退缩之态,请命之声大有越过宫墙传入桓帝耳中之势。
宝銮殿上,群臣噤声,对儒生集结闹皇城之事甚感意外,哪怕先帝驾崩前几年,瑞朝以□□重税执政,天下亦是敢怒不敢言,更何况这些儒生大多是怯懦之辈,如今这一闹更显桓帝这个帝王昏庸无能。
李弼脸色阴沉,睥睨着底下众臣,人群齐齐缄默,仿佛事不关己。
一连几日,朝上众臣始终对儒生请命一事三缄其口,谁都不想成为被悠悠之口击中的罪魁祸首,留下一世骂名,李弼又何尝不知。君臣之间互相施压,形成对峙之势,对此事皆视若无睹,在他们眼中那帮儒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闹腾几天自会消停,又何必铤而走险出面解决。
见朝廷迟迟不作回应,儒生们一时间满腔义愤,更有好事之人开始暗自猜测,此案其中定有蹊跷,朝廷对外隐瞒了诸多内情。这些猜忌揣测如寒地雪球越滚越大,经过激烈附和,竟让他们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其中有人提议绝食以明志,为大学士讨回公道,此举得到了众人一致赞同,自此这些孱弱的书生们团结在一处,决心豁出命讨个公道。
看热闹的京城百姓,见儒生们日日坐于宫门前,不禁起了嘲弄之心,在他们眼里,这帮不知人间疾苦的书生竟闹起了事儿,不过是摆些无病呻吟的假腔调,故总有三五成群的小贩、街客围在边上冷嘲热讽,更有甚者直接指桑骂槐。儒生们见状,气性大的难免与他们起了争执,却换来更大的嘲讽,久而久之,便不再理会这些百姓,任他们在一旁或窃窃私语,或讥笑连连。
几日下来,百姓们没了之前的兴致,复又恢复成平日里的忙碌之姿,直至原本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儿因绝食而呈现濒死之态。不知怎的,此时街上再无围观取笑之人,坊间也没了议论纷纷的看客,食肆酒坊则突然出现许多卖不光吃不完的菜肴,店家嘴里骂骂咧咧喊着世道炎凉,生意冷清,却将整盘新鲜菜肴尽数送到儒生脚边……
倔强的儒生依旧水米不进,接二连三的有人晕倒不支,可宫门前跪坐的人却丝毫不见少。不知从何时起,每有一个儒生倒下,便有位百姓自发地坐在那个空缺上,他们不言不语,或许心中根本不清楚这些儒生究竟为何这般拼命,却依旧效仿儒生所为,执拗地滴水不进。
盛京城内弥漫着异样的古怪感,看似繁华实则死气沉沉,车水马龙间少了嬉笑怒骂,只剩匆匆脚步声。
从请命的第一日,桓帝便派了内侍悄悄在宫门口打探,并将所见所闻,事无巨细一一回禀,而事态发展到如今这般,却是远远出乎桓帝意料,恐再放任下去,死几个儒生事小,为此失了民心,最得不偿失的莫过于自己。
一番思量之后,虽心中极为不愿,李弼唯有在早朝,先发制人率先对此事作出表态:“既如此,此案交由三司会审,儒生们若有不服,可差人旁听,期间有异议可随时上奏,对徇私不公之人,朕绝不姑息!”
言罢,满堂附和,李弼甚觉无趣,此番冠冕堂皇的辞令也算是给了儒生请命一事足够的体恤。
一下朝,礼部便差专人去寻了宫门口的儒生,一番晓以大义之下,这群义愤填膺的学子才稍稍平息,为首之一的鸿文阁侍读蔡晋昌,虽心存疑虑,却也明白这已是帝王作出的最大让步,若仍是冥顽不灵,怕是后果不堪设想。一群人几番商讨之下,推举了蔡晋昌旁听此案,这场气势宏大的请命之行总算是有了些微薄成效。
三司会审定于两日后,于京兆府衙内开审,开审那日,蔡晋昌早早便来到府衙门外等候,看着官轿陆陆续续进门,过了一炷香工夫,衙役才宣他入门静候。这时蔡晋昌才敢仔细打量四下,主审之位空空如也,左首下侧坐着一人,神色严肃,不苟言笑;右首侧那人正闭目养神,天人之姿尤为显眼,蔡晋昌一眼便认出此人乃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