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汝梦知汝心(64)
淑妃没有恃宠而骄,今日身着蓝衣,头上少了昨日的花里胡哨,简单的带了一个玉簪,眉宇之间少了昨夜的魅惑,多了稳重和大气。
手里捧着的纯金打造的佛像,深得慕容太后欢心。
“臣妾给慕容太后请安,祝娘娘容颜永驻,臣妾知道太后娘娘礼佛,特地请人花费一年打造的大佛,亲自护送到灵山寺开过光,如今将佛请到永安宫,祝娘娘往后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淑妃的小嘴像抹了蜜一样哄得慕容太后开怀大笑,握着淑妃的手,话了会儿家常,言语间表露着对她的喜爱。
“淑儿有心了,哀家很欣慰,淑儿从小到大都是知书达理的好姑娘,如今当了妃子一定要好好服侍皇帝,以后又不懂的,可以常来问问哀家。”
再瞧,一身浅青衣衫,手里拿着一只普通的玉簪,成色不是上等之物,只显寒酸。永安宫莫非没有这种破物件,还值得敏才人千里迢迢送过来。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起来吧,敏才人有心了,赐座。”
慕容太后一脸不耐烦,三言两语打发了敏才人。
一旁的沈容冷眼看着慕容太后态度的转变,得到慕容太后这棵大树的庇护,以后的路自然无比通畅。
淑妃与慕容太后的关系本来就亲近,如今深受恩宠,一下子将皇上和太后娘娘都握在手里,根本不用愁。
可她不不一样,来了个胃口大的家伙,想吞下原本属于她的一切,根本是痴心妄想。
以前的路是走不通,得换个法子。
新妃册封,应当来永安宫请安,也暗示着禁足已解,虽然禁足当日魏公公替赵奕送宝物赔罪,解释缘由。
但是,恩怨分明,深明大义的慕容太后还是将这笔账记在了赵茹名下。
一阵阵叽叽喳喳的请安听的耳朵疼,趁着吃点心品茶,慕容太后观察着新一代的后宫佳丽。
个个都是国色天香,从家世和面相上看,却早就分好了等级。
后宫之人,旧旧新新,进进出出,朝堂经年翻天覆地,后宫一天一个崭新的样子。
活到最后并不代表胜利,不受恩宠一辈子也无趣。
老时身边没有一儿半女,全是觊觎位置居心叵测之人,活得疲惫不堪。
众人脸上挂着其乐融融的微笑,让慕容太后回想起刚入宫的样子,以前的笑容中还显露着几分真。
这些孩子的斗争,她不想参与,输赢掺着真假,虚情混了几分假意。
最重要的是想尽千方百计除掉赵茹,一直被这个臭丫头欺骗和玩弄,屡次让她逃脱。
如今赵茹居然还敢在她眼皮子底下晃悠,慕容太后怎么能忍得住这口气。
大师说有妙计除掉赵茹这个祸乱人间的妖怪,慕容太后决定暂时按天意,最后,夹杂着人为送走九公主。
“九,九公主驾到!!”
扯着嗓子伸着头,害怕里面的人听不见的大嗓门式喊叫,是小魔王的专属。
赵茹一把推开通风报信的太监,哼着小曲大摇大摆的走到屋内,收到众多玲珑剔透的妹妹,震惊的目光。
赵茹羞涩的低下头,妹妹们初来乍到,还没有习惯宫中的规矩与相处之道,今天她发发善心好好的教教她们。
她堂堂赵国九公主,是个好老师,你看上次教过的敏才人和淑妃,如同老鼠见到猫一样。
做坏人的感觉真好,太爽了,赵茹很喜欢,这种目中无人,逍遥自在的感觉。
咳咳,收敛,收敛,赵茹这次就是故意找茬,目的比以前更加明确。
赵茹走到中间,接过身后人递来的盒子,盯着看了片刻,眼睛泛红,脸上挂着悲伤的情绪。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赵茹双手捧出盒子里的玉如意,放置胸口,真诚虔诚看着慕容太后。
“母后对不起,是茹儿错了,昨日我看见父皇留给我的玉如意,翻然悔悟,我不该不听父皇的话,一直和母后作对。”
赵茹像哭丧一样,毫无大家闺秀的端庄,她用袖子抹掉了眼泪和鼻涕。
陷入悲伤和痛苦的九公主,声音颤抖着,断断续续的用哭腔向慕容太后敞开心扉。
“父皇死前特意嘱咐茹儿,要我好好照顾活着的母后。都怪我年少无知,看到父皇在母后怀里晕倒,以为是母后杀害了父皇。”
前几句的哭啼不重要,说到重要之处,一定要伶牙俐齿多重复几遍,让有心之人听明白。
众人看着鬼哭狼嚎,哭的撕心裂肺的赵茹,紧紧的抱住慕容太后的腿。
赵茹将整个脸趴在慕容太后腿上,边哭边喊。
“求求母后不要和茹儿计较,不要再生茹儿的气,茹儿知道错了。母后如果不原谅茹儿,茹儿今天就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