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恃宦而骄+番外(334)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谢延听得仔细,眉心紧皱。

“且是单人就要这么大的代价,那若是军队疾行更是不能完成,军队是为了打仗,不可能损耗军力来进行疾行。”

“万岁可知,斥候在军中素有急旋风之称,便是如此贵阳到云南也要翻山越岭,需一夜一日的时间,军队若是派出轻装出行的前锋,每日行走不过两百里,再是迅速也不过三百里,贵州屯军在山里,距离云南一千一百公里,期间还要绕过群山深河,三日时间穿过贵州,来到义军所在的玉溪山,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是赵传的本事。”郑樊慢条斯理地说着,神色巍然不动,甚至有些悲天悯人,看透世事的深沉。

“他虽是我主考那年上来的进士,可也算是天子门生,对我比之常人稍微亲近一些,是因为他那科举前几日刚得知丧父消息,银钱又被偷了,我资助他几块银两,让他寄回家用来下葬老父,难道也要被拿来攻讦吗。”

他掀了掀眼皮,露出一双波澜不惊,深沉年迈的瞳仁,目光扫过钱若清,最后落在最上方的幼帝身上。

“老臣,问心无愧啊。”

殿内一片寂静,香炉上的白色烟雾在空中微微散开,很快就消失在飘满日光的屋内。

人人都说郑樊是大奸臣,把持三朝超纲,手下党羽众多,却都忘记这位在大周政坛屹立三十年不倒的首辅也是自底层读书人一步步走上来的,一手馆阁体和草字被明宗盛赞多年,对于诗词戏曲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深得宪宗喜爱。

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有理有据,丝毫没有因为年迈而乱了分寸,沉痛哀悼,历尽沧桑,总是能一下说到别人的心坎里去。

谢延原本紧抿的眉心果真跟着松了下来。

“阁老起来吧,绥阳,赐座。”他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

郑樊颤颤巍巍地谢恩,扶着绥阳的手,微微一笑:“多谢绥禀笔了。”

绥阳今日早上入职司礼监,故而如此一说。

“客气。”他不卑不亢,低声说道。

郑樊捏着手中的兽首拐杖,手指摩挲着花纹,一如既往地沉默坐在一侧。

郑樊入仕至今遭遇过无数次巨大危机,最严重那年是周生和明笙连手给他制造的,那一次他都已经自请辞官,可到最后还不是临危反击,拉了周生下马,反败为胜。

哪怕他今年已经七十高龄,哪怕他看上去已经毫无攻击力,可所有人都在警惕畏惧这只沉睡的老虎。

钱若清眉心紧皱:“可那批不曾上档案的铁器却是不争的事实,那批义军的武器我父亲曾去西南时意外得到,正是当年抗击倭寇才有的长刀。”

钱若清自袖中掏出一张纸,递了上去。

“万岁请看,抗击倭寇多为海战,武器以瘦长尖为主,要的就是隔船刺人,或者沙滩上比拼,但西南一地多沼泽藤蔓,树木繁多,刀具以粗短宽为主。”

绥阳接过纸张,送到谢延案前。

“这是两地武器差别,万岁若是不信,可以去问询问兵部。”

“钱森找来的刀具在哪?”谢延仔细研究一番后,问道。

“在我家中。”

郑樊眼皮子微微一动,一口气半喘着开了口,说话不慌不忙。

“不是老臣小人之心,要为赵传说话,只是那兵器如何证明是义军的,总不好捡了一把东西,就说义军的,或者如钱若清所说是赵传扮演的义军的,毕竟当时西南惨状,万岁不知,你们也是知道一些的,各地豪强并起,一把叫不住名字的武器实在太过普通了”

“有当地百姓作证。”

钱若清叩首,长身而拜,直接说道。

“当年义军曾烧杀抢掠无辜百姓,且不说宁王治下从未发生这些恶贯满盈之事,百姓措手不及,幸而我父遇到几个被罢免的官吏,众人奋力厮杀,这才得以保全性命,他们如今正在入京的路上,愿为宁王和我父作证。”

一直垂眸的郑樊抬眸,花白长眉微微一蹙,但很快又趋于沉默。

谢延收了手中的纸张,点头说道:“倒是一个完整的证据。”

钱若清抬眸,露出一双通红的眼睛。

“我父一心为民,至死前对此事仍念念难忘,当年受宁王案牵连,含恨而终,恳请万岁为他伸冤。”

“人心易变,等闲难故。”郑樊也紧跟着轻声叹了一口气,神色悲悯,“若真的如此,我定是第一个不饶赵传。”

钱若清抿唇,垂眸不去看他。

所有事情走到这一步,宁王案的背后推手昭然若揭,

当时初出茅庐的明笙为求在内阁站稳脚跟,一手炮制了宁王案的开端,他的本意不得而知,但随着后来安南违背誓言,郑樊推波助澜,黄兴甘为刀锋,宪宗犹豫不决,薛氏狠辣心狠,最后导致了这场西南巨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