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月谋(322)

作者:浣水月 阅读记录

汪德兴一听这两家,大喜过望,“北平王长子罢。”

“老爷知道他?”

“九岁时便得先帝夸赞过的,品性高洁,信得过。”

陶如兰又将冯昭说的话细说了一遍,“这一次,晋国夫人为了琴儿的婚事,这保媒人比我们付出的还多。”

汪德兴亦觉得奇怪,“几年前,你有心将琴儿说给严举人,是夫人说琴儿当去读书。府里那时艰难,不咬牙让她读了二年。”

严举人是不错,可晋国夫人阻了,暗示陶如兰,只要进了女院会有更好的姻缘。

汪琴订了徐家,是晋国夫人将徐仲怀有外室、儿子的事告诉他们,就连其父兄都不晓的事,晋国夫人知道,可见是真心在护着汪琴。

陶如兰道:“我百思不得其解,晋国夫人似有意在帮着琴儿。这几年,我们家与她并没有多亲近,因早前和离之事,她对我们府是有怨言的,可在琴儿的婚事上,却一再出手。”

“这是琴儿的福分,待琴儿的婚事定了,我们再备厚礼谢她。告诉琴儿,她的好亲事是晋国夫人争取来的,往后记着这大恩便是。”

陶如兰应了一声“是”。

*

不等陶如兰登门告知相中何人。

北平王携着长子萧澈,先行拜访冯昭。

南安王与萧澈的交情不错,两人私下亦是朋友,是南安王在其间传了话。

萧澈想了一下,晋国夫人要保媒,必是反复思量,就连南安王不明白,明明晋国夫人很是不喜安乐伯府,可她偏偏对这个汪六姑娘多有善意、关注。如果不是晋国夫人道破徐仲怀的虚伪,汪六姑娘就真的得遇中山狼。

北平王备了礼物,他是听了南安王的话,才知道长子一直在藏拙,无论文武都不敢比王妃所出优秀。他私下考究之时,猛然发现,还真是如此,心下又是愧疚,又是难受。南安王暗示他,萧澈的婚事万不可经北平王妃之手,一旦过她之手,婚事肯定不成。

北平王妃一直觉得这萧澈好掌控,想拿捏他给自己儿子铺路,甚至动了将娘家最美貌,却一脑子草包的侄女许给萧澈。

冯昭刚起来不久,待到花厅时,北平王父子正在饮茶。

各自见罢了礼,一个仆妇过来,见北平王父子在,附在冯昭耳边禀道:“安乐伯府的陶宜人求见。”

她看了看北平王父子,“老仆要不再问问?”

冯昭应了,能到她跟前传话的,都是些心思灵透的人物。

陶如兰听说北平王父子来了,放缓了脚步。

仆妇低声道:“陶宜人相中哪一家了?”

陶如兰道:“北平王府的大公子萧澈。”

仆妇又道:“我与夫人禀报,你且在外头候着。”

她再进花厅时,垂首禀道:“夫人,是安乐伯府的陶宜人来了。”

这是相中萧澈,想要掌掌眼,看看人。

陶如兰进了花厅,与冯昭、北平王见了礼。

她小心地看了看北平王身边的年轻公子,约莫二十岁上下,仪表堂堂,无论是气度还是容貌委实能甩徐仲怀一大条街。

冯昭道:“你们两家儿女亲事,是我保的媒。若无心,两家今儿亦不会聚到一起。我冯昭除了在自己几个师门侄女身上用了心,这还是第一个在府外贵女身上用心的。”

陶如兰一脸感激地道:“夫人热心,陶氏感谢不尽。”

冯昭继续道:“汪六姑娘是安乐伯府陶宜人所出,我愿意插手,撇下我与安乐伯府的恩怨保媒,怕是陶宜人与汪伯爷亦想不通。当年我因守母孝离开,在离开前,要你将汪六姑娘送入皇城女院读书;后来,你将她许给徐三郎,我却将徐三郎养外室且亦有一子的事告诉你们。我为什么要护她?”

陶如兰与汪德兴,昨儿晚上亦想不通,觉得很奇怪,按理冯昭不会待汪琴这般好。

北平王父子亦兴致勃勃,想知道冯昭的答案。

冯昭捧起茶盏,“数年前,我年芳二八,初嫁安乐伯府,当面对府中的阴狠算计,还有无数的冷眼旁观,在我心伤累累之际,是贵府的汪六姑娘用干净而真诚的一句‘你还好吗?’感动了我。

让我明白即便汪府冷漠无情,在那里还有一个心地纯净的姑娘。

时光流逝,我守孝几年重返皇城后,暗里数度观察,发现汪六姑娘初心如当年,干净、良善、真诚,甚至一样的傻,她就像曾经二八年华以前待字深闺的另一个我。

我常常想,在我相中汪翰时,如果有人告诉我,说汪翰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小胡氏,他们情深意重,两情相悦,以我的骄傲定不会嫁过去。

我希望汪六姑娘可以幸福,简单、快乐,不用如我这般,经过岁月的洗涤,变成另一个虽然依旧善良,却再也不知简单与幸福是什么滋味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