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的彪悍人生(101)
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路人的高谈阔论声,商贩的叫卖声,加上各式车马碾压在道上的辚辚声混在一起,整个县城喧嚣无比,热闹非常,一派繁荣景象。
“小海,我们在车马行下。”林氏看了看前面的路对小海说,又向林伊解释,“先把车票买了再去办事,免得回来没车。”
“好勒。”小海朗声答应。
牛车从第一道街口拐进去,停在一大片空地前。
空地上停了不少马车,一侧有一排房屋,不断有人进进出出,这里便是县城的车马行。那排房屋是售票处、车马调度室和候车室之类的处所。
林伊听林氏说过,全国各地的车马行都是由国家办的,虽然价格贵点,但是比私人马车规范,安全也有保障,不会发生中途甩客或者客没上满要拐去别处等客的行为。
“小海,你忙你的吧,我们买了票就在县城逛逛。”林氏下了车对小海道。
小海迟疑地问:“不用我送你们去县衙?”
“不用,这里我来过几次,知道县衙在哪,我们自己去就行。谢谢你。”
小海点点头:“行,婶子你们慢慢忙,我在前面街的武行,你们要是有事就来找我。”
林伊母女答应了,挥手和他告别后走进了车马行。
第56章 小赚一笔
林氏对车马行还算熟悉, 她带着林伊走进卖票处,买了去昌永县的两张车票。
票价不便宜,80文一人, 两个人就得160文。
林伊的铜钱瞬间只有1428文了, 可这笔钱省不了, 再贵也得买。
卖票人把盖上印戳的车票递给她们, 好心地提醒她们注意开车时间,又问要不要把背筐免费寄存在这里。
林伊想了想, 决定背着,她们还要买东西, 有背筐方便些。
此时陆续有马车赶来停在指定的位置, 有几辆车正在上客, 吵吵嚷嚷的,到了出发时间的马车则载着乘客哒哒离开。
林伊发现马车的车厢都又宽又大, 起码能坐8人, 车顶是平的,四周有围栏,上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包裹箱笼, 用细绳固定 住。
这是行李架啊!这样车厢里就只坐人, 不会人货混杂了,挺好。
从车马行出来, 顺着青石板路往前走不久,就到了县城中心,县衙就在这里。
手续办得很顺利,专管户籍的文书丝毫没有为难她们,问清要落户的县城名后,很快地开出了证明。不用一文钱, 亏得林伊还担心他们会收取好处费呢。
林氏小心地收好证明,出了县衙随便找个路人打听清楚桃花街的位置后,两人便直接杀了过去。
这条街不宽,仅容两人并排走,街道两旁是一个挨一个的小小铺面,每个铺子里都挤着身背大筐来进货的人,人声鼎沸,比主街还要热闹。
林伊欣喜地发现这里全是明码标价,概不讲价,这要省不少事啊。虽然她曾是讲价高手,但从内心里来说还是不愿意费这个神。
她们在这条街上转了两个来回,感觉各个店铺的货物都差不多,于是便选了家顾客最多的铺子买货。
林伊打算用一半的钱买货,另一半留着不动,万一投资失败还有退路。
可进到店里,听到那些顾客左一句这个太便宜,右一句那个很划算,又见人家不止是说,还踊跃购买,她头脑一热,只留了128文,其余的钱全买成了货物。
反正店主跟她保证这一趟包赚不赔,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既然如此,那就尽可能的利润最大化吧。
这次她们买的最多就是素色手帕,中下等材质的买得比较多,据店主说这两种在下面小城镇卖得最好,上等的只买了五条。
然后就是各色绣线花样,针线包林伊也买了二十包,这个小荷包里面不仅有针,小顶针,还有几小把常用色的棉线,小小的一个方便携带,特别实用,就算卖不掉,自己用也很不错。
林伊没有买头花,一是怕长途行车会被压变形,二是怕隔得远了两个地方的审美有差异,万一长丰县的人觉得好看,昌永县的人却不这么认为怎么办,还是稳妥点好。
将货品包裹好放进背筐后,林氏看了看天色:“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先到车马行候着吧。”
林伊大吃一惊,时间过得这么快?
她们进县城时不到9点,到这条街最多也就9点半,她觉得才转了一会,怎么就过了快两个钟头,看来一买起东西时间真是过得飞快啊。
“要不要买点东西带给祖祖?”林伊问林氏。
来县城一趟,怎么着也得给老人带点礼物,至于林老爹和他那一家人就算了吧。
林氏犹豫了下,还是拒绝了:“不用了,你祖祖喜欢吃安平镇的枣泥糕,我们到那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