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134)

作者:赵安雨 阅读记录

她以新人的谦虚态度说:“您的意思是?”

丁乐鸿点一点她,好心提醒,“你弄点散装糕点,开个铺子卖一卖也就算了,多少能挣点钱,走盒装糕点路线,那可是费力不讨好。”

“我这不是,想换一种路线,借一借电商网络的东风嘛。”她把短短半个月,自己店铺的销量说了,“只凭借微博,没有任何广告投入,销量就从几十盒涨到几百盒,每天都在卖,我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丁乐鸿哈哈大笑,核桃在手心直抖,“杜总,你可真有意思,年轻人不知....咳,年轻人就是有勇气。那个甄嬛传拍的不错,我都爱看,买几盒糕也不稀奇。问题是,电视剧完了,谁还记得你?”

一阵风似的,说没就没了;演淳贵人的小演员代言?新人一个,说不定就默默无闻了。

她笑一笑,“推广的事情我负责,就想问问,我这两盒糕,您能不能做?”

丁乐鸿目光从她脸庞移到两盒糕点,又移回来,突然笑了:“杜老板,贵公司有高人啊?主厨哪位?”

杜莹莹答,“赵连熹,负责春华食品厂的,被我请过来了。”

丁乐鸿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喃喃说:“他啊,怪不得,快60了吧?不少同行去请过,没清动,想不到贵公司搬动这尊大佛。”

关于赵师傅,芬姨是这么说的:赵师傅离开糕点厂,进入一家老字号餐厅,一山不容二虎,得罪了白案大师傅,愤而离职。后者在行业内有人脉有威望,朝赵师傅猛泼脏水,坏了他的名声。当时赵师傅独子突然去世,就此病倒,一蹶不振。慢慢地,也没人记得他了。

杜莹莹挺起胸膛,“不光赵师傅,春华食品厂不少老人都在我公司,所以,我才想试一试,看能不能闯出一条路。”

“嘿嘿。”丁乐鸿喝了口茶,“时代变了,杜总,一个两个老师傅的名号不管用了,又不是江湖门派,高手过招,年轻人不懂,也不认,不感兴趣。我还是那句话,成盒糕点不好卖,弄不好就砸在手里,卖得出去是真本事。”

“那您的意思,是不感兴趣了?”杜莹莹放下茶盅,“还是说,您没把握,做不成?”

丁乐鸿不吃激将法,笑眯眯的,“送上门的买卖,哪有不做的道理?这两盒糕好看是好看,没什么稀奇,绿豆糕蛋黄酥橘红糕嘛,又不是独门配方,给个模板就能做。我是觉得,费劲巴力整10几块糕,整什么游鲤图海上生明月这些个噱头,太累。北京有稻香村,上海有杏花楼沈大成,杭州有知味观九芝斋,有这几座大山坐镇,你还能玩出花来吗?”

絮絮叨叨的,真烦人,杜莹莹直截了当地说,“要不,您报个价?”

“这个嘛....”丁乐鸿拿起桌面清单,看着18种点心的配料,嘴里念念有词,“两盒搭着卖,是吧?50块钱吧,零七八碎的,太耗人手。”

祝杰面无表情,杜莹莹也很失望:比昌盛祥的报价高出将近一半了。

“超出我们预算了。”她实话实说,礼貌地加一句,“如果我要的量大,能优惠吗?”

丁乐鸿一副很好说话的表情,伸出一巴掌,“一回生二回熟嘛!什么都可以商量。你这边订单数量上来,每月买几十万几百万的,我给你打对折。”

真卖那么多,就自己建工厂了,谁还和你废话,杜莹莹腹诽。

见她沉默,丁乐鸿指着窗外,开始自吹自擂:“杜总,你看我的翠西湖,我父亲传到我手里,租地皮建厂房找工人,专门走平价路线,放到火车站、学校去卖。别看不起眼,没什么技术含量,挣得也不少。不瞒你说,我正打算上市,这一两年就启动改制,财务总管都请好了。”

翠西湖嘛,恐怕这辈子也上不了市,杜莹莹给他一个笑脸,“丁总,您猜,我怎么知道您公司?我女儿在XX小学,前天给我一块薄荷糕,口感很好,我就想,说不定能合作,就这么找过来了。”

足足几秒钟,丁乐鸿以为对面女郎在开玩笑:米黄风衣,格子百褶裙,黑发梳成马尾,眼神明亮,裸色妆容,白白瘦瘦的,不过27、8岁,孩子都上小学了?

他有点惊讶,“杜总真是年轻有为。”

回公司的路上,祝杰忿忿地,“莹莹,这人想泡你。”

杜莹莹嘟囔:“油腻腻的,给我我都不要。”

翠西湖泡汤了,她和祝杰连跑几家,终于在清明节之前定下另一家食品厂商,桥头。

算一算日产量:档口效率不断提高,每天能做150盒,大多卖给慕名而来的散客;昌盛祥要做青团,没有富余人手,维持200盒的产量;桥头是新伙伴,还在磨合期,没有对外销售,预计500盒是没问题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