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庭孤儿+番外(50)
母亲拉着二人后领,把走得动不动撞到一起的二人分开了些,“你们又没好好听?”
父亲拎起女孩抱在手上,“这小子光顾着打闹了,说了几遍了,不准欺负妹妹。”
男孩转身环住母亲,急着说:“是妹妹的糖叫人撞碎了,我哄了一夜呢。”
他有点委屈,母亲俯身看他,说:“儿子做得好。”
“糖碎了?”父亲蹙起眉看小丫头嘴边粘着剩下的糖,疑惑:“我怎么不知道?”
“爹好意思说,光顾着跟娘亲,唔……”男孩话说一半,就被捂住了嘴,父亲把这一个也捞上来,一手抱一个,“要听故事是吗?爹同你们讲就是了。”
-
-
四方之乱初始于四方南境,随后爆发在天南全境。
天南的怨灵并非一夜而起,只是最初消息被封锁在天南,没有及时昭告四方,才导致之后怨灵泛滥,乱象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当时忈东和佈西二王与宫及羽聚于天南昭仁殿,当堂问罪,然而因为平乱迫在眉睫,讨伐宫及羽一事便也无果。
贺垣弋没有去天南议政,他动身冥府,找寻破解之法。
他费经千辛,于度朔山与归墟交界处押下了冥司斥鳌。
可令贺垣弋惊愕的是,冥府的掌司者,不是冥灵,而是人。
无定
“宁王殿下饶命!”
冥界阴森,斥鳌惊恐万状地伏跪着,已是半疯之态,“我只是奉命办事,并非发自本心!你想知道什么?我都、都可以告诉你,求你放过我一家妻儿!他们什么都没做……”
那天贺垣弋听到的东西太恶心了,他掐着指骨,全程都在控制自己。
夷则扣着斥鳌的家眷,贺垣弋目光扫过去,他们都害怕地磕头,贺垣弋拿捏着人,他阴鸷的样子让他像条恶龙,“你都知道些什么?事情始末,说清楚,改一个字,死一个人。”
斥鳌伏着身,“我、我原是常延宫的灵官,是秦王派我来冥府的。辛尧三十六年,北地易主,殿下的母亲,徽幼夫人的死是有人蓄谋……”
“当时贺舟风头太盛了,他在北地奉行通达之策,几乎把持北地朝政,他的政令得到不少士族的支持,三方帝庭亦有人言效仿,秦、秦王对此很不悦。”
宫及羽与贺舟走的是不同的路。宫及羽热衷独占王权,甚至妄图称霸四方,与贺舟主张的自由通达礼仪四方大相径庭。
所以二人终有一战。
“当时宁王殿下不在北地,想必对此事并不清楚,秦王要除贺舟,但是没想到他连徽幼夫人也没有放过,我不知道事情怎么会演变成后来那样……”斥鳌一直在发抖,好像十四年前的事就在眼前。“秦王派人潜伏在万滁宫,唆使素来与贺舟政见不和利益相冲的朝臣,这其中就有后来的摄政王,他们合谋害死了贺舟,贺舟死了,徽幼夫人也死了,北地的政革中途夭折……”
他又开始重复那一句,“可我不知道怎么会演变成后来那样……”
贺垣弋一字一句问:“你当时,帮宫及羽做的是什么?”
“我、我……”斥鳌不敢看贺垣弋,“我当时是左渠的部下。”
“左渠?”贺垣弋像是被人一拳突然打在后背,在曾经无数次梦见的火光中预知了结尾,“左相?所以成王谋逆……”
“当时替秦王做这件事的人,正是左渠。这件事牵扯太大了,一旦败露,就是死局。秦王卸磨杀驴,要除知情的左渠,左渠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了弃子,他不想死,因此与冥府勾结,借冥灵势力,意欲造反。”
“左渠与镇守江阴的韩统领素来交好,他们同了盟,谋反前夕,江阴军兵生乱,宣武将军虞旸被派去支援,常延宫只剩外廷巡防营。然后到了重九之日……”
重九日,宴江阴,送酒白衣人……
“左渠得了冥府的势力,走的是邪道,秦王不敌,他中了一剑,躲进内廷,巡防营不及五军营,左渠的兵很快就杀入了奉天门,众臣被困于昭仁殿,他们的家眷也都被请到了左相府。有些人沉默,有些人转舵,只有几个老臣在紧急议事,商议该如何向外求助……”
“十四年前,我虽人微言轻,却也能明善恶……”斥鳌喟叹,“左渠此举大逆不道,我忧心他一旦事成,四方必乱,所以、所以我擅自离了队,要把帝庭危急的消息传给在江阴平乱的宣武将军,请他带兵来援。可是江阴虽是邻城,一来一往却也耗费时间,当时还有一支五军营驻扎在城外,我便去向那里,就在路上,我遇到了宣武将军的长子。”
“都传是虞旸将军带五军营百里奔袭赶来勤王,但其实当年奉天门一战,带队的人是虞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