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哀帝(169)

作者:高桥崆 阅读记录

“臣妾委实不知,请太后明示。”

“知易行难,哀家不过顺口一提,昭仪权做顽笑,不必深究。”

“臣妾不敢,望太后明鉴。”董赟不便追问,唯口中喏喏。

“昭仪心思纯净,善解人意,以后也不妨多来长秋殿坐坐。”赵飞燕急转话题。

“谢太后垂怜。叨扰太后多时,臣妾先行告退。”董赟欠身,携侍女撷枝缓步退下。

目送董赟离殿,赵飞燕身边伺候的老宫人莫心问主子:“太后,您这般抬举董昭仪,她若不肯受教,岂不是引火烧身,反受其累?”

“打从董昭仪第一次来长秋殿请安,哀家就很看好这孩子。”赵飞燕神态自若。

“太后的意思,莫不是想要拉昭仪一把?”莫心似有所悟。

“是否施以援手,哀家说了算。但事情成与不成,还得看昭仪自己的造化,并不全在哀家身上。这个道理,她不会不明白。”赵飞燕嫣然偶笑道,“快去后厨瞧瞧,看看花蕊奶糕备好了没有。慧王在长信殿用过晚膳,按例是会来长秋殿用点心的......”

回宫途中。

“娘娘,适才皇太后说,前朝也有一位帝太后,不知是何用意?”撷枝纳闷。

“要是本宫所料不差,皇太后提到的帝太后,应该是指秦始皇嬴政的生母赵姬。这位赵姬原是商贾吕不韦的姬妾,吕氏为了巴结秦国,将她献给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嬴子楚。后来嬴子楚回国登基,赵姬封后,儿子嬴政即位便被尊为王太后。等到赵姬薨逝,嬴政称帝,又被追尊为帝太后。”软轿上的董赟毕竟闺阁女儿,经纶满腹,无怪前朝野史皆可信手拈来。

“原来如此。不过,皇太后怎么会突然跟娘娘说这个?”撷枝感到事有蹊跷。

“是啊,皇太后为何要在本宫面前故意提起帝太后赵姬呢......”董赟敛笑,讳莫如深。

☆、汙黑的长梦

白驹过隙,一晃半月有余。其间,皇后傅黛君亲向李寻求取吉期,得到的答复是:“七七四十九日,复四十九日,再复之后,或有转圜。”傅黛君闻言静默不语,并未就此情绪崩溃,仿佛适应了备受冷遇的孤寂。椒房殿,永信殿,椒房殿,两点一线仍是她的日常。

刘欣听闻此事,感慨自己得享一百四十七天清闲之余,疑心李寻有意捉弄皇后。

“太史令所言,未必就是空穴来风。”案牍前,董贤波澜不惊地将奏折奉与对方眼前。

“你倒肯信他。是不是最近一来二往的,跟他混熟了?”刘欣接过竹简,酸溜溜地试探。

“我见太史令,只为吉期,不作他想。”董贤心头一紧,竭力不形于色。

“你虽不作他想,他却处处为你着想,替你打点周全,甚至不惜得罪皇后。”

“仔细想来,过去的确失之轻率,像帝后合卺这样的大事,岂是我一个局外人可以随意干涉的?太史令匡其不逮,使我免于流言蜚语的困扰,原该谢他才是。”

“帝后合卺一事,我自有主张,星辰不必再提。”

“你知道的,只要一日留在你的身旁,我就一定会提这个。”

“七七四十九日,复而再复,编这种瞎话诓骗皇后的人是李寻,跟我有什么关系?”

“太史令向来通元识微,无凭无据的话,断不会信口开河。”

“你无非是劝我信他罢了,我信总可以了吧。一百四十七天之内不近皇后,他亲口说的!”

“太史令只说一百四十七天之内不近皇后……暂且不论皇后,换做昭仪,你待如何?”董贤想起之前丁姬的提议和傅瑶的警告,撇开傅黛君不提,该不该把赟妹牵扯进来?

“换做昭仪,你是指赟妹?”刘欣脸色铁青,“星辰,你说的都是些什么话,能听吗?赟妹是我喜欢的人的亲妹妹,赐她昭仪的封号不过事从权宜,一直以来,我跟你一样,只把她当妹妹看,没动半点别的心思,没想到现如今,你居然让我跟她……”

“万不得已的条件下,但凡有利于你,没什么不能放手一试的。”董贤自顾自垂头低语。

“刚才的话,我只当没有听见。时候不早了,你早些休息,我先回寝殿了。”刘欣压火。

“明日午后我得出宫一趟,约好跟小果见面来着……”董贤雪上加霜。

“知道了。出门在外,凡事留意,早去早回。”刘欣肺都快要气炸了,表面上却装得很大度,爽快地应承下来,转身准备离开。

董贤望着刘欣的背影,心底蓦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微甜悸动,不由自主地跟上前去,从后面双手相合,轻轻揽住对方的胸膛。

这一揽,将刘欣先前情郁于中的醋意和腹诽,全都给冰释消融掉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