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穿成暴君外室以后+番外(90)

这便是让下人准备挂白了。

下人们自去办了。没过多久,突然门房急匆匆地跑进了内院,禀报道:“外头来了个姑娘,说她姓陈,是娘子的朋友,她说她有法子来救娘子。”

永平帝蹙眉不悦地道:“朕几个太医都束手无策,居然还有如此狂妄的人?”他刚想让门房把人驱逐了,不过想到宋瑶为了能生下孩子,连那样的牺牲都肯了,索性挥手道:“让人进来吧,也许真是那孩子的朋友。”

赵颐宁一路飞奔,进了后院。她甚至来不及看永平帝一眼,见到了初十就上前拉着他问:“娘子呢?如今在何处?”

初十红着眼睛分辨了好一会儿,才认出眼前这个披头散发、衣衫破烂的人是赵颐宁。

他哭着说:“娘子已经要、要……阿月姑娘快进去瞧瞧她吧。”

赵颐宁脚下一个踉跄,差点跌在地上。当日她听到了邱大夫的话,才知道金针配合刺穴之术可以保全宋瑶。可当时她在医仙谷记下医书后,就把医书烧了。那套金针,她怕打眼,也找地方藏了起来。她估算了一下时间,觉得能在宋瑶生产前赶回来,便立刻去了。谁知道近段时间医仙谷下了好几场雨,她那藏匿的地方被雨水冲毁了,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

本以为虽然耽搁了一段时日,但总归不算晚。没想到宋瑶居然提前发动了。

赵颐宁立刻便进了产房,永平帝看她这般心急,想着多半真的是宋瑶的朋友了,倒也没有怪她的无礼。

此时张太医已经用火烤过了纤薄锋利的刀片,站在床前,向宋瑶确认道:“娘子可想好了?这要是剖开肚子,娘子肯定就……”

宋瑶只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疲惫,连说话都那么吃力:“想好了。”

张太医不忍地闭了闭眼,执着刀片像她的肚子上划去——

“慢着!”赵颐宁大喝一声,摸出怀中的的针盒,“我可以救她!”

张太医见了她,先是一愣,而后认出了她,摇头无奈道:“莫要口出狂言……”说着张太医的眼神落到了她手中的盒子上。那盒子古朴非常,并无任何装饰,上头只镌刻着‘医仙’两个字。他顿时睁大双眼,“这难道是……”

赵颐宁快步走向床边,蹲下身为宋瑶把了脉。

所幸,宋瑶除了大量的出血造成的体虚外,并没有其他严重的症状。

针盒打开,里头是一整套纤如毛发、长短不一的金针,赵颐宁指尖执针,利落横准地扎了数针。

数针之后,宋瑶的血就神奇地被止住了。赵颐宁擦了擦头上的汗,吩咐道:“娘子的血已经止住了,冲一碗糖水和盐水来喂娘子喝下,我还要施针催产!”

第44章

周嬷嬷和飞歌飞快地去了灶房准备糖水和盐水。

张太医在旁看的啧啧称奇, 一边擦汗一边心有余悸道:“小姑娘, 你早说得了医仙传承, 老夫当日不就听从了你的办法吗?”

赵颐宁不错眼地看着已经昏睡过去的宋瑶, 哼笑道:“当日我身边既没有医仙的医书, 又没有金针, 我说我是医仙传人,您可会相信?”

张太医被噎了一下。确实,医仙传承是多少学医之人梦寐以求的宝物, 口说无凭的,他自然是不会相信的。就像当日她提出了旁的想法,张太医虽然觉得此法新颖特别, 却也是仗着自己多年的经验,不肯采用。

糖水和盐水很快冲好了, 赵颐宁给宋瑶扎了一针,让她醒了过来。

周嬷嬷伺候着宋瑶喝下了,宋瑶感觉到身体的知觉一点点恢复了,人也渐渐清醒了。

“阿月, 我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宋瑶在昏睡中依稀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只觉得神奇。本以为是穷途末路了, 没想到偶然结交的朋友, 居然能有这般本事。

“娘子别说话, 我施针为你催产,你保持体力,等孩子生下来了, 你和孩子就都没事了。”赵颐宁神情凝重地看着针盒。医术里记载了详细的刺穴方法,但是她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她实践上的经验实在匮乏,也不算把握十足。

宋瑶乖乖点头,应了一声‘好’。

赵颐宁闭了闭眼,回忆了医书内容,却迟迟没敢下针。之前为宋瑶止血,所需针法并不算难。但要在顾及她身体和胎儿的情况下再次施针催产,便不能有一分一毫的差错。

她没有把握,只得问张太医:“老先生可否按我所说来为娘子施针?”

张太医问她如何下针,她说了一个准确到毫厘数字,张太医立刻为难道:“竟需要如此精准?老夫不敢托大。”

“我来吧。”楚承昭出声道。他已经从悲痛的情绪中调整了过来,沉静道:“我幼时对着人体经脉图习过点穴。”

骨生迷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