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穿成暴君外室以后+番外(149)

宋瑶应了一声‘好’,两人肩并肩地往外走。

出了正院,楚承昭就不让她送了,把她往回推,“外头风大,你快回去吧。”

宋瑶确实感觉到冷了,缩着脖子打了个寒颤。

楚承昭看的好笑,转脸吩咐轻音看顾好她,自己则快步走了。

宋瑶又在门口略站了站,看着楚承昭的背影远去了,在轻音的催促下才回到了屋子里。

她一直是很粗线条的人,今天却难得地敏感了一回,总觉得楚承昭在瞒着她什么。

她自然是相信他的,他瞒着不说,大概也是好心,不是存了恶意的那种。

只是到底是什么事呢?

难道是永平帝的身子真的不好了?

现在楚承昭的依仗就是帝后的疼惜,李皇后卸下皇后的权柄多年了,若是永平帝不好了,那么楚承昭在皇家真的是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宋瑶转念一想也不对,按着书里的剧情,永平帝可是活到很久的,而且也不是得了什么恶疾,是寿终正寝。现在这时间线明显是不对的。

她带来的蝴蝶效应总不会那般大吧。

永平帝现在倒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即便是那几个年长的皇子,现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就算皇帝老子没了,谁也不能打包票说就一定能继承皇位。

而且宋瑶还听府里的人说了,乔迁宴的时候大皇子没来,听说是自从洗三礼回去后他就病了。病到现在,据说是出门都不能行了。嘉平县主是清冷的性子,不常参加宴席的,因为大皇子病了没来,她才会来赴宴的。

打头的大皇子病了,其他皇子都比他有成算,肯定不会冒然把局势搅得更乱。

宋瑶胡思乱想了半个早上,还是没猜出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后头两个孩子醒了,都开始四处找她了,她忙着照看孩子,也就没有心思再去猜旁的了。

那边厢,宫门才开,楚承昭就裹挟着寒风再次入宫了。

宝庆公公看到他的时候吓了一跳,见他眼底一片青影,显然是一夜都没怎么睡,便道:“殿下怎么这个时辰就来了?”

楚承昭拱了拱手,说:“昨夜回去想了想,皇祖父身体病着还在为我的事操心,我却违逆了他老人家的意思,实在愧疚。想着年前无事,便来进宫侍疾。”

宝庆公公忍不住在心里给他比了个大拇哥。

前一夜永平帝看着就是动了杀心,他虽然提到了宋瑶所出的一双儿女,暂时化解了他的戾气。但难保回头永平帝想起来,还是气不过。真要把宋瑶给抹了,宝庆公公觉得,永平帝和楚承昭的祖孙情分估计也到尽头了。

他还在想着要怎么给楚承昭支个招,没想到今天楚承昭自己就过来了。

这人呐,情分都是越相处越深厚的。

楚承昭皇孙的身份,宠爱一个侧妃,其实说到底也是什么大事。只要永平帝知道他没有色令智昏,没有把其他事情排到女人后头,便不会真的恼了他。

第66章

永平帝这一夜同样没睡好。

他想, 若是他再年轻个十岁二十岁, 肯定不会这么一点小事都要这么举棋不定。

随即他又想到, 他要还有年轻时的杀伐决断, 楚承昭这太子嫡出的皇孙, 如何还要靠联姻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呢?

他直接把太孙的位置传给他, 朝中但凡不服的,他直接压下去就是了。

就好像他当年封隆让为太子,大皇子等几个皇子心中也是不服的, 但是他们什么也不敢做。

一直到隆让太子夫妇去两淮那次,远离了皇权中心,他们才联合起来把他给害了。

永平帝在那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年富力强, 突然失去了最疼爱的太子,大病一场后, 发现自己后头派去的几波人都查不出结果。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他老了,除了京城这皇权中心,远一些的他已经控制不到了。

他那场大病之后, 李皇后就设了庵堂闭门不出, 他便把楚承昭交到了安毅侯的手上。

本是想风波过去, 就把这孩子接回来, 恢复他的身份。

没想到一等, 便是十七八年。有时候他也怕,怕一觉睡过去,自己就不在了。没人会替隆让翻案, 也没人会知道隆让在这世间还有亲生骨肉。

幸好天可怜见,终于到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七皇子勾连的证据摆到了龙案上,他才派楚承昭率人去把两淮的涉案官员都捉拿归案。

可几个皇子远比他想的成长的快,他们如今都能独当一面。

两淮的事情一出,他们壮士扼腕,毫不迟疑,把自己的一部分势力彻底舍弃。

他们每个人都受了很大程度的损伤,每个人却都没有伤到根本。

后头楚承昭拿外宅在深夜里起了一场大火,差点酿成祸事。

骨生迷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