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平南王府凭男记(52)

海姨娘比较喜欢盐焗大虾,这个新鲜又好吃,让她想起家乡的村庄。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看你,你给我做的就是盐焗大虾,虽然做的很粗鄙,但是味道很好。”赵希伊这个渣男竟然回忆了起来:“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你这样的好女子,不该在村落里生活,就该跟我走,哪怕你是良家女子,也不该在那里埋没。”

“是啊,要不是您,我呀,现在指不定在哪块岩石上补网呢!”海姨娘却笑道:“或许是被饿死了。”

“你呀!”赵希伊笑了笑:“你的家乡,那个小村落现在过得很好,你托人送去的东西,足够他们饿不死了。”

“那就好。”海姨娘不多说。

这是用的午膳,晚膳的时候渣爹就没过来。

但是这天半夜时分,突然有人跑了过来,是在三少奶奶跟前伺候的董瑞家的:“海姨奶奶,请节哀,我们老王爷……在睡梦中,薨了。”

海姨娘一愣:“你说什么?”

皇帝死了叫“山堎崩”,也叫“驾崩”。

诸侯王死了叫“薨”,也叫“薨逝”。

所以,平南老王爷,薨了。

赶巧的是,等天亮之后,就是隔壁两个小丫头片子的洗三礼!

第065章 戴了“绿帽子”孝

平南王府的安静祥和被打破,高祖父赵德虽然已经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嫡长子,但是他毕竟还是老平南王,又是难得的高寿之人,在睡梦中离世,走的也算是安详。

老王妃赵钱氏跟他只差了两岁的年纪,俩人少年夫妻老来伴。

整个平南王府现在都是一片素缟,可因为老王爷活的时间长,生的孩子也多,五世同堂啊,所以这孝服上就特别的讲究。

首先说孝男。

那当然是身穿麻衣,头戴麻帽,脚穿草履,腰扎草绳。

如果这孝男已送给别人做继子,则不戴麻帽扎头白,腰扎白带加一条红带以示区别,如果有孝子外出不在家,应将这一套放在竹箩中,以示亲临。

这个倒是可以忽略不计,老王爷的四个儿子都在家呢。

亲生儿子当然要披麻戴孝了,但是除了儿子,还有孙子、曾孙子、玄孙子们呢!

孝孙穿黄麻衣,戴黄帽,腰扎白带;

侄孙也是黄衣,不戴帽;

曾孙穿蓝色衣,戴蓝帽;

侄孙也是蓝衣,不戴帽;

玄孙一辈因很少有,就不大讲究了。

但是玄孙这一辈如果有的话,是绿色的,戴同颜色的帽子。

而女婿如果来奔丧的话,岳家要为他用白色的布料,做一件白袍。

如果是感情好的亲人,这白布拿回去还可作为别用。

其他如外甥、内侄辈,视丧家能力,可剪可不剪,但是王府不同他处,谁来都要剪白布的。

男人中长辈不能为小辈带孝,只有妻子死了,丈夫可为他掏长杖。

这长杖长度齐眉,所以又叫齐眉杖。

女人能得到丈夫拿长杖送终的,要有一定资格:已为公婆送终,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孙无缺,本人已上寿。

说明是福寿双全,可显耀于邻里了。

再说这个古代的男人,带孝的时间:孝男三年(实足两年),孝孙一年,曾孙五月;玄孙只有一个月。

而女人带孝的时间:孝媳与孝男同,孝女一年,妻为夫带孝三年(两年足),其他如孙女、侄女、侄媳等没有那么严格,一般都在周年除服(俗谓之“脱孝”)。

女人方面,要分为出嫁女子和未出嫁女子,未出嫁女子在家为父母带孝,只是穿白衫,扎蓝带,头戴黄花;

已出嫁的为父母戴孝,穿白衫扎白带,头戴黄花;

为翁姑带孝,要随丈夫穿白衫加罩麻衣,腰扎白带,戴白花;

为丈夫带孝要全身缟素(即全白)。

孙女、曾孙女只需戴花,孙女绿花,曾孙女白花、白带。

已出嫁的一律白带,未出嫁的全用蓝带,以示区别。

侄女、侄媳、孙媳、曾孙媳等除穿白衫之外,还要参照同辈戴黄花、绿花等。

长子为主孝,其他儿子、儿媳及女婿次之,家门户族一般只开到侄儿侄女辈。

主孝的孝布,一定要与棺材盖齐长,其余的略短一些。

戴时用麻丝缠捆,即所谓“披麻戴孝”。

孝子对来人要搭礼叩头,若有要事到别人家去,要卸下孝布。

孝子所执“哭丧棒”,若父死,用竹做;若母死,用泡桐木做。

这是取古言“父死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死节在内,故杖取乎桐”的说法。

老人谢世最讲究哭,男的多嚎啕大哭,声嘶力竭;女的数数答答,如诉如泣。

也有各级官员前来“赶哭”的。

开场白大都是:“老王爷啊,天妒英才啊……”。

上一篇:魔尊他超凶 下一篇:墨刃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