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家的继续提起京中旧事,又风趣幽默的哄笑了三太太,回去自己的住处,整个中衣都湿透了:“这差事,越发的难当了。”
再说翌日,海姨娘乃是妾室,不够身份去见新人,但是赵仁河却是个小爷,赵家正儿八经的男丁,得去看看堂嫂。
但这新婚头一天,要拜见的无非是公爹婆婆,加上太公爹与太婆婆。
所以赵仁河他们没机会去。
新婚第二天,一大家子人聚到银安殿,赵仁河是站在渣爹身边的,而渣爹坐着,旁边是嫡母马静,马静身后站着俩儿子,身边站着女儿。
赵家人难得济济一堂。
待看到新人到来,赵仁河有点失望,这位嫡出三小姐的大堂嫂,长得并不如何美艳绝伦,只是一点贵气,且有些羞涩,大概是因为新妇的关系吧,脸颊如苹果一般红润,穿戴的也很好,尤其是头上的一支飞凤簪子,那是王妃娘娘赏赐的东西。
新的大堂嫂气度很好,不过有点新嫁娘的羞涩,可以理解。
众人纷纷见面行礼,赵仁河才十一岁,半大不小的,只是说话好听,又彬彬有礼,正太一枚,很让人有好感。
按规矩,新嫁娘要给见面礼。
三太太给这位堂侄媳妇儿的礼物是一套红宝石的首饰,鸽子血一样的红宝石很珍贵,这种东西妾室是没机会戴的,除非是上头赏赐。
而大堂嫂按规矩给了比她小的弟弟们礼物。
不过,一人一个荷包,里头装的是羊脂玉雕刻而成的福豆,拇指大小,略微名贵又寓意好。
另外一人一套四书五经。
是新刊印的朝廷正版,对赵仁河来说很意外,他一直看的都是旧版,这是最新版本。
其他人倒是无所谓。
因为他们不缺这个。
只是赵仁河比他们多了一套笔墨纸砚,算是对这个最小男丁的特殊对待。
而且赵仁河能感觉到这位大堂嫂的善意,大概是因为海大哥哥提过他。
这有了新媳妇儿,就是不一样了。
大房娶过儿媳妇,二房也娶儿媳妇了,又是一番热闹,只是这次舅舅没来,他出征了。
水军大营里集体出门扫荡海盗,但是人没来,礼物送到了。
热闹过后,当天晚上,七号院的人聚到一起闲聊天,说今日的喜事虽然也热闹,但是远不如大房的时候的盛况。
“二房的儿媳妇出身也挺好啊!”
“就是不如大房的那么高贵。”
“只是三房的大爷一直没有消息呢。”
“王府娶亲,并非是海大哥哥娶媳妇儿这么简单,而是平南王娶长子嫡孙媳妇儿,那是未来的世子妃娘娘,更进一步,便是王妃娘娘!且高门大户娶正妇从来不是娶女子,娶的乃是老丈人、大舅子小舅子、连襟甚至嫁妆。”赵仁河乐了:“哪儿那么容易就娶媳妇了啊?这门亲事,王爷王妃起码沟通了三年之久。”
因为两边隔着有点远,通信不方便,故而要派专人专车专队去送信,还不能让人在事情没有成之前知道,唯恐对两家王府有什么影响。
“也是,大爷连个秀才都不是呢。”
众人一轮了一阵子就丢开手,不去关注了,反正跟他们也没太大的关系,他们目前的日子,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不论是学问还是练武,孩子们都很刻苦。
两个月之后,三房的大爷赵清,二爷赵泽,以及四房的三个爷们儿一起去考试了。
别的人怎么想赵仁河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渣爹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但是赵仁河依然按部就班的上学,待到端午之前,这些人才回来。
全都榜上有名,考上了秀才。
只是也一个个的累瘦了,看起来颇为憔悴。
这还不算什么,他们还要继续考举人。
因为按照朝廷的规定啊,这为官的最低标准,就得是个举人。
而且举人也只限定于四品官之下,不能给与太高的官职。
那位穿越前辈鸿基大帝,在位的时候,执行了高薪养廉的政策,从最低的从九品开始,每年就有一百二十两银子的官俸,并有一百二十斤粮食的禄米。
九品是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年,一百五十斤粮食的禄米。
等到从八品了,就是一百八十两银子,一百百十斤的禄米。
正八品就是二百两银子,二百斤的禄米。
从正八品开始,每上升一品官职,便增加五十两银子,五十斤禄米的待遇。
官员们有钱有粮食了,如果还贪污的话,那可就真的没话说了。
一般二十两银子,二百斤粮食,就够普通的百姓,四五口子人花费一年的了。
以此类推到正一品就是九百两,郡王乃是一千两银子,一千斤粮食的俸禄,亲王则再翻一倍,俸银两千两,禄米两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