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同于营妓那种下三滥的玩意儿,这是可以在战场上救命的差事。
就算是没在军营混过,他跟护卫们在外面也见过不少战争,多数人并不是当场就死了,而是下了战场,得不到更好的医治,这才死亡的。
现在大顺朝这么重视武备,他是高兴地,但是太重视了,是不是文官那边不好了呢?
他想得很多。
不过这大顺朝真的变化太快了。
他晚上吃饭发现那店小二一点都不馋他们的饭菜,还给他介绍说榛蘑炖的野鸡最好吃榛蘑,野鸡就是借个味道,其实身上没几两肉。
不放心的护卫头子亲自去外面走了一圈,回来跟他道:“那店小二去用饭了,我凑过去看了一眼,好么,红烧肉炖的粉条子,那红烧肉多,粉条子少,几个孩子抢粉条子吃呢,有几个吃了两口肉,而且不止一道菜,还有一个酱炖嘎伢鱼,一个鸡蛋酱,焯过的萝卜干什么的,吃的也是大米跟小米掺在一起的二米饭。”
“还挺丰盛啊!”老爷果然意外的很:“明天你再去打听一下,谁能弄到通关文牒,给点钱也行。”
“是。”护卫头子有点头疼的下去了。
老爷坐在那里半天,想到了什么没人知道,但是第二天,他的护卫头子出去踅摸通关文牒,好多人都摇头:“现在搞不到了!”
“没有户籍介绍信,根本开不出来的!”
“搞什么通关文牒就别想了,每日盘的严格。”
甚至有人怀疑的问他:“是什么逃犯啊?中原人连通关文牒都没有?”
“不是,我们的弄丢了。”护卫头子只能如此解释。
“那就去补办一个吧!”那人懂这个的架势:“我也丢过,去补办一个,花不了几天时间,只需要二两银子而已。”
这位一看就是个有钱的人,手上那射箭用的扳指,都不止二十两银子呢。
“我们就想马上进关。”护卫头子道:“不耽误时间。”
“你去补发一个也不耽误时间啊?何苦这么满大街的招摇,让人看了成什么样子?”那人却是不懂了:“何况,一旦惊动了官差,你这人恐怕就要受到审查了,我可跟你说明白,这年头,不少人想往我们大顺朝里头塞探子,耳目太长了也不好,何况尔等既然是汉族人,为何要向着外人不念自己故土之情?”
护卫头子没想到,区区一个辽阳城外的边关之地,还有如此爱国的民众,把他给教育了一顿。
再往下去就有人疑神疑鬼了,实在是这关外做买卖的就这么一条街,横平竖直的全都是客栈,酒肆,临时打尖儿的食肆,小吃摊子。
就这么大一块地方,他翻来覆去的走了两圈,再走下去怕是走不了了,赶紧回到了客栈里头,跟老爷如实禀报。
差事没办成,有些垂头丧气。
这个时候那店小二却送来了《大顺周报》给大家看:“这是报纸,因为时间的关系,一旬发行一次,客官们尽管拿去看。”
《大顺周报》一旬就是十天发行一次,如今是朝廷的喉舌。
而《平南日报》在南方却是一天一发行,销量惊人呢!
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知道了,你且先退下。”老爷手里头拿着那报纸,正在看上头的东西:“倒是有趣。”
这一天就在老爷看报纸的事情里度过,晚上饭菜依然丰盛,他们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让人疑惑的是,他们用金子结算,可用的不是本朝的金锞子,而是金条。
一根就够他们这些人连吃带住半个月的了。
店里的掌柜的早就注意到了这一伙人,说是生意人,可是没见货物,却出手大方,说话倒是中原汉话,可是又带了一些不知道哪儿的口音。
一群人里头一个老爷及其尊贵,他们吃饭那位老爷必定是第一个动筷子的别人才会吃;事事也要请教那位老爷才会最后拍板。
就算是豪门巨贾的家主,那位老爷看起来也不像啊,贵气十足的样子,倒像是个高官显贵。
“掌柜的,该不是哪家部族的可汗?或者哪儿来的聚啸山林的悍匪?”店小二脑洞大开:“或者落魄的王孙公子?”
“来咱们这里的都是发配边关的人,哪儿来的落魄王孙?”掌柜的敲了店小二一个爆栗在头上:“快点去端茶来,一会儿蓝大管事过来了。”
“是。”店小二颠颠的跑去茶房那里拿了一个刚沏好茶叶的茶壶过来,迎头就看到一个青年进了大门:“柴掌柜的,我来盘账了。”
第552章 跟那谁好像!
来人乃是蓝明,他在此地经营许久,从年纪轻轻的少年郎,到如今青年时期,一直在北方兢兢业业的为三爷打理生意,并且自主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