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世子妃的话他们俩都不听,只听世子爷的!
这是最铁杆的心腹了,平时管的就是世子爷的私房,以及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能把沈安安排在那里当个小院的管事,可见来人一定非同一般。
“不用那么打听消息,安全为主。”赵仁河听了这话,忙叮嘱他们:“你们就当随便闲聊天,不要特意去打听。”
“我们知道。”宋大千笑了一下:“我们就是随便听听,不过您不去守灵,真的没问题吗?听说几房的夫人为了守灵的事情,已经快要打起来了。”
“他们守灵,守得不是王爷,守的是那脸面,好处,甚至是名声。”赵仁河无所谓的道:“我不去,第一我还小,用不上那些;第二嫡母也不想我去,要是我去了,她肯定会对付我亲娘;第三,那差事可苦了,连顿热乎饭菜都没有!”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仁河越发的觉得古代的丧事真的是折磨人。
“这都是孝心的表现!”刘大柱在一边道:“世子爷已经一天两顿膳,减了一顿,以表哀思。”
“得了吧!”赵仁河一挥小爪子:“活着不孝,死了瞎叫。折腾这些都是给活人看的,人活着的时候,孝顺一下就行了,人死如灯灭,就算是哭晕过去又能如何?还能死而复生吗?何况曾祖父他老人家八十高龄,溘然长逝,算是喜丧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老人家八十多了!”
说句非常现代的话:活得够本了。
以前赵仁河也参加过葬礼,老人的葬礼也有过几次,办的再隆重,也就一天的事情,何况现代也没有什么守孝的规矩,该吃吃,该喝喝,哭丧什么的,当时哭了就行,过后也就亲人们想起来,哭一鼻子,算是难得的思念之情了。
古代这会儿却不同,按时按点的哭,还得哭的有感情……上哪儿搞那么多感情去啊?
赵仁河的几个同学都是这么认为的,老人活着的时候,多回家看看,多孝顺一下比什么都强。
死了之后,就算是你烧了金山银山……那又有什么用?
他们真的用得上?
谁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
那些大办丧事的人,那都是做给活人看的,就像是那天,他们娘俩儿明显就是哭不出来,其实渣爹也哭不出来,但是赵仁河就不能给他用那个小手段。
这帮小伙伴们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一个个都惊呆了好么。
“小的觉得少爷说得对。”第一个支持赵仁河的竟然是侯大宝:“小的乞丐出身,要不是老乞丐心善收养了小的,小的早就没命了,他死了,小的卖身给他买了棺材,葬了一个风水宝地,就完事了,如果有幸的话,小的回去给他上个坟,磕个头,算是尽了孝心,我们穷人有穷人的死法,估计王爷也有王爷的死法吧。”
“可我觉得,死了就是死了。”刘大柱有点沉默了:“我爹娘在卖我的时候,就说当我死了……。”
其实哪个孩子不恋家呢?
他年纪轻轻就被亲爹娘卖了,如果不是来到了府里头,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下场。
出苦大力能出多久?
年轻的时候可以凭力气,年老了呢?
“不说这个了,一人一个鸡蛋,记得吃啊!”赵仁河看气氛不好,赶紧另起话题:“在外面吃不到的,你们被借调出去,中午饭吃的饱么?”
丁大力挠了挠头:“吃得饱,小的在伙房那里帮厨。”
“我们俩也吃得饱。”张大林道:“我们在前院跑腿儿,有的时候,还能拿到赏钱呢!”
张大森就配合的掏出来几个素色的荷包,里头也就几文钱而已,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小收入了。
“那还挺好!”赵仁河乐了:“谁还赚外快了?”
“我们也拿了几个,不过都不多。”借出去的六个少年都有一点荷包可以拿,让郑月他们一群小孩子羡慕得不得了。
吃过了晚饭,又在院子里摇头晃脑的熘达了一圈消食,赵仁河教他们背诵《孝经》,没办法,按照现在的规矩,他们也只能背诵《孝经》。
《孝经》是一本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乃是十三经之一。ㄗㄓㄣㄕㄘ
也是古代封建帝制经常提到的“以孝治天下”的说法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