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郑萍带着许锦薇回她外婆家去。郑萍和母亲季亚珍的感情非常不错,当年要不是她妈特意从乡下赶回来照顾她,恐怕她连月子都坐不成,许锦薇这个体弱的孩子也活不下来。所以今天出发的时候,郑萍大包小包提了许多东西,都是打算送给老太太的。
郑家一共有三个孩子,老大郑达,老二郑萍,老三是郑珠。当初上山下乡的时候,政策是一家多个子女的,可以留一个不用下乡,所以年纪最小的郑珠,被留了下来,郑萍去了皖南,郑达本该去蜀州,但老爷子和老太太舍不得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花钱走关系让郑达去了离s市更近的常州插队。
郑达是个头脑灵活的,跟着队上的师傅学了点修理的技术,后来又花钱通了关系,去常州的工厂里做修理工了,最后和厂子里的管财务的吴宝茹结了婚,盖了新房子,就留在了常州。没过多久吴宝茹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刚好郑老爷子也过世了,老太太就去常州帮儿子带孙子,一待就是两三年。但老太太也是疼闺女的,要不然也不会在郑萍出事了之后,大老远从常州跑回s市照顾郑萍母女两个了。
老太太本想跟着儿子过,毕竟老一辈的思想就是要跟着儿子的,可婆媳之间难免会有摩擦,一年两年还好,时间长了摩擦就更多了,吴宝茹又不是个好相与的,最后老太太不忍心儿子难做,还是回了城。
没想到没过几年,政策又变了,知青可以回城了。郑达到底舍不得稳定的工作,还是留在了常州,但孩子却是送回了s市,毕竟s市的教育资源要比常州好上太多了,最后就成了老太太带着大孙子郑淳一起过日子了。
郑萍母女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各种东西,刚走进弄堂,就引来了不少关注。
“哎呀,这是郑家老二的闺女吧?怎么长这么漂亮了?”住在这老弄堂里的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也算是看着他们郑家三个孩子长大的,这一次看到焕然一新的郑萍和许锦薇母女,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来。
郑萍客客气气地和这些老邻居打了招呼,带着许锦薇进了楼。郑家这个时候已经坐满了人,郑达夫妻也从常州过来了,再加上郑珠夫妻和陆琳琳,还有季家那边的几个亲戚,可以说是把不大的房子给挤了个满满当当。
“是阿萍和薇薇来了啊!”郑萍和许锦薇打扮的实在扎眼,亲戚们一眼就看到了她们。
“大哥,大嫂,小妹,妹夫,表叔,表婶……”郑萍挨个给屋里的亲戚们打了招呼,最后走到了母亲的面前,“妈,新年快乐!”
“诶,快乐!快乐!”老太太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头发花白,但精神还是非常不错的,穿着一身红色的大棉袄,面容很是慈爱。
“这些是我特意给大家带的礼物,希望大家别嫌弃。”郑萍说着就把手上提着的包裹打开,给亲戚朋友们分了分,男的送了烟和酒,女的送了雪花膏和围巾。这时候还没有什么所谓的国际大牌,雪花膏就是最上得了台面的护肤品了。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收到礼物的大家伙都很喜欢,一个个都笑容满面的。
“这是给孩子们的红包。”郑萍把背包打开,从里头拿了好几个红包还有一些糖果零嘴之类的小东西,一起分给了孩子们。
“还不快道谢!”家长们拍着孩子的脑袋,让他们赶紧道谢。
“妈,这是上次跟您借的钱,连本带利都还给您了。”郑萍拿出红包,当着大家的面,把钱还给了季亚珍。
“哎哟,我这老太婆又不急着用钱,你急什么呢?还连本带利,我们母女两个还计较这些干什么?”老太太面色不虞地看着女儿。
“我这不是手头宽裕了嘛,哪能一直欠着您的钱呢?再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郑萍说着又拿出了两个红包,一个给了郑达,一个给了郑珠,“大哥,小妹,这是之前跟你们借的钱,这次也是连本带利的还了,多谢你们帮忙了。”
大家都看得出来,郑萍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是亲戚,自然清楚郑萍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当初她摆摊借钱的事情也是听说了的,很显然是做生意赚到钱了。一时间,气氛热闹非常,大家都围着郑萍说话,听说她现在自己开了间饭馆,都一叠声地夸她能干。
只有郑珠耷拉着个脸,非常不高兴。
郑珠嫁得好,老公有本事,女儿又漂亮乖巧,每回过年都是这群亲戚里最出挑的一个,习惯了大家都围着自己说恭维话,这次的焦点竟成了郑萍,这让她觉得心里很不平衡。
“怎么这次就你们母女两个回来了啊?许军没跟着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