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她很快从孙朝阳那打听到了这个姓廖的人的情况,他是首都人,家里背景深厚,是孙卓都需要费心讨好的人,非常具有商业头脑。最重要的是,他这么多年都没有找过对象,一直都是单身。
从各个方面来看,廖志刚的条件确实挺不错的,只要他人品靠谱,又是真心诚意地对郑萍,能让郑萍过得开心,许锦薇当然不会反对他们的交往。
正当许锦薇决定找时间,再好好考察考察他的时候,那个人就不再出现在店里了。
她还以为是郑萍和那人之间又有了什么变化,可是看郑萍每天依然高高兴兴的,好像并没有受这件事的影响似的,许锦薇也不由疑惑,难道是自己想多了?
直到后来发现有人会每天晚上打电话过来,和郑萍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许锦薇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不是不来往了,而是两人改用别的办法联络了?
第80章 新菜(修文)
许锦薇通过孙卓那边了解到廖志刚是个挺正派的人,不管是商业还是私人交往, 口碑都不错, 于是便不再去管郑萍和那人之间的事情了, 感情这种事顺其自然便好,两个人又不在一个地方, 能不能走到一起, 都要看缘分了。
因着暑假在饭馆帮忙,她花了不少时间在做菜上。她记性好, 动手能力又强, 刀工火工什么的,对于她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店里卖的炒菜还有晚上来店里包厢吃饭客人点的菜, 大部分都归她做了, 郑萍的活也就轻松许多。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可也一直没有再招厨子, 也是因为许锦薇能顶事。
也许是做的多了, 她也渐渐得出了趣味来。那种看着菜品在自己手中逐渐成型的感觉, 是非常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 最重要的还是当饭菜做完之后, 品尝过它们的人都赞不绝口的时候,会让人更加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她之前还一直劝着郑萍多招点人, 自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享清福了,现在才算渐渐明白,为什么店里生意那么好, 又有了火锅店和泡菜的生意,郑萍却还一直呆在灶台前忙碌。虽然做菜对于一般人来说会觉得有些麻烦,但对于喜欢烹饪的人来说,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步骤,都是有意义的。
除了郑萍教的那些菜式之外,许锦薇也开始自己研究一些新的菜式。她舌头灵敏,对于食材的味道的把控非常精准,创新性地将许多本来不相干的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常常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店里也推行过试吃活动,反响都挺不错。
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天天吃,也就会吃腻的,更何况店里大部分的菜色都是以家常菜为主,就会显得没有什么特色,推出新菜也是拉拢顾客的一种手段。因此郑萍对于许锦薇想要尝试做新菜的想法是非常支持的,还特意吩咐了杨文武出去买菜的时候,看到什么新鲜的食材就都买回来,说不定能让许锦薇有什么灵感出现。
如今政策放松了,大家生活水平也渐渐起来了,买东西也没以前那么不方便了,不用再拿着各种票证一趟趟跑供销社了。南市口新开了一个农贸市场,今天杨文武去买了几条新鲜的大石斑鱼回来,刚进门就让许锦薇截了两条下来。
这个时候的石斑鱼可是又肥又嫩,还没什么污染,肉质别提有多好了,许锦薇一看到就立刻觉得有些馋了。
她手脚利落地把两条石斑鱼给杀了,去鳞、去内脏、去骨、起肉、切片,可谓是一气呵成,把在后厨新来的专管切配的小伙子都给惊着了。这小伙子以前是在大饭店里干过的,专门跟着一师傅学了三四年手艺,学的是白案,但没来得及出师,师傅就急病去世了,饭店换了新大厨,小伙子也就只能出来重新找工作了。听说“骨头王”老板的手艺特别好,他就过来应征了切配小工,想着跟着老板学学手艺。他手上的刀工还不错,总归是练了好几年的,切东西确实不错,人也够细心,来店里干了几天都没出过错,所以郑萍很快就给他转正了。
没想到店老板的手艺厉害,这小老板的手艺也不差,刀工更是精湛,跟他这正经学了几年的也没什么差别,甚至还要更精准一些。要不是听老板亲口说小老板是这两年才开始接触烹饪的,他恐怕都要以为小老板是从小练的刀工了。
许锦薇准备用清蒸和油炸的两种办法来做这两条鱼,于是她把切成片的鱼肉用少许的盐、胡椒粉、黄酒和蛋清腌制备用。
然后她拿出鲜芦笋,用刀切成长条的小段后,将切成片的鱼肉包裹在了芦笋的外面,再用红椒丝打了个小结。把鱼肉卷整整齐齐地摆成两列,又将鱼头和鱼尾加上,看起来像是一整条鱼似的。最后又将装着鱼的盘子放进了蒸屉里,蒸了七八分钟之后,才把盘子给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