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少年+番外(11)
卢准低头轻扣指尖,像个做错事了的孩子,老实交代着所有细节连一些不光彩的也都说了,他怕皇上知道他撒谎就更生气了。说到没底气的地方他就抬头问皇上:“您觉得我这么做对吗?”
赵延光也像哄孩子一样回应他:“挺好的呀,这样做就对了,能当好官要的就是心机鬼,傻白甜能办什么事儿啊。”
得到肯定的卢准就像被表扬的孩子一样露出自信的笑容。
赵延光看着卢准聪明伶俐又稚气未脱,当一方父母官还要装出很凶的样子,既会讨巧卖乖又会狐假虎威,真是只惹人怜爱的小狐狸。
第二天,大军没有回来。
卢准依旧陪皇上吃饭聊天,扶皇上上茅房。今天聊天的主题是政治理想。赵延光提起了卢准殿试时的文章,“你那首诗写得真有气势。”
“那是臣故乡的华山,这里天气好的时候就能看到。”
卢准已经没昨天那么拘束了,顺着皇上的话开始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讲起他所崇拜的那些先贤名臣的不朽事迹。
赵延光问卢准什么样的大臣才能让皇上放心,如何考核官员。
卢准引用晋武帝问河南尹杜元凯同样问题时得到的答复,“疑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翻官方愈伪,法令滋章巧饰弥多。”这不是赵延光想要的答案,毕竟他也没有问出真正的问题。卢准所说的适用于地方行政官员,而赵延光所担心的是武将。和哥哥征战天下时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登基之后才明白为什么战争平息之后哥哥遣散了一批从前一起打天下的老将,他们并没有不忠,只是拥有反叛的能力。和汉高祖杀功臣相比,哥哥已经算很仁慈了。他们赵家在五代时是军贵世家,从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中夺走了帝位。既然自己能抢别人的,别人也能来抢自己的。这份对武将的忌惮将成为赵氏皇族的诅咒,一代一代传下去。
最后卢准说:“纸上谈兵跟真正治理过地方后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但理论上并不冲突。我深知官场险恶但我不想被改变,所有坏人一开始也是读圣贤书的。我亦相信人人皆尧舜的时代终会到来。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而大忠之臣忠于道而非君。陛下希望自己的臣子是这样吗?”
“这样的臣子必须有啊,而且越多越好。有忠臣就有奸臣,朝中大多是贤能之臣那即是盛世了,但奸佞之人却永远不会消失。执政者要做的是维持一种稳定,这亦是先贤所说的中庸之道。以后你会明白的。至于你所说的人人皆尧舜的时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卢准看着皇上点点头,赵延光看到他眼中那份如星辰般璀璨的纯粹。
“朕那几个儿子要是有你一半聪明就好了。”
第三天,王都尉带着受了重创的主力部队撤回城内。
那晚结束战斗后大家发现皇上不见了,这万一皇上死在了混战中,国不可一日无君可就牵扯到另立新君,而大军在外……幸亏王都尉及时赶到阻止了这些危险思想发酵。起初还有人不信他嫌他没拿出皇帝的信物,还好陆将军认得他,相信他说的话。况且不论如何,现在去周宁县修整都是最好的选择。
大军一到皇上就现身了,打消了所有人最后的顾虑。周宁县也迎来了从未有过的高光时刻。
又过了几日传来捷报。原来契丹打了几场胜仗也飘了,将几支部队汇合想追杀赵延光,结果被赶来的援军包了圆。这下总算给皇上找回点面子。
皇上总共在破破烂烂的周宁县衙住了十日,大军回来后皇上的起居就交由专人打理,卢准只保留旁观的权力。派使者与契丹暂时修好,打扫战场,安排留守太原的官员,卢准看到皇上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事物,那威严气场直冲云霄,卢准发自内心地佩服和崇拜。
“启禀陛下,雷桀将军已撤回河北。”有人上报。
“好,知道了。叫潘仲勋进来。”
一位魁梧的中年将领走了进来躬身行礼,“臣西北指挥使潘仲勋参见陛下。”
“李烨现在怎么样?”赵延光问
“李老将军已诚信归降请陛下放心。”
“那就让他担任副指挥使和你一起去接留守蔚州吧。”
等事情都处理好了,皇上风风光光的迎着夹道欢送的百姓,带着大军回京城了。
第1章 何处不相逢
金碧辉煌的南清宫里,赵贤哲穿着月白色丝绸睡衣,逗着一只红嘴绿鹦鹉,“叫千岁。”
“千岁。”鹦鹉发出尖细的学舌。
“诶,真乖。”赵贤哲笑眯眯地喂给鹦鹉一粒花生。
回京城有一年多了,赵贤哲已经适应了自己现在废柴王爷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