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共我饮长风(51)
步履冲冲的赵铭,与徐徐前行的燕煦狭路相逢。
对于燕煦,以往赵铭并没什么多大的印象,只知他是被父兄宠着护着的小皇子,直至近日,方有改观。到底是陛下的子嗣,一旦上心起来,其能为眼界可谓无人能及。
敏而好学,这是赵铭眼下对燕煦的看法。
故而这个点还在元和殿四周看到四皇子,赵铭他很是欣慰,甚至不多得的笑了一下,行礼道:“见过四殿下。”
此时,在此地,见到此人,燕煦丝毫未觉意外惊讶,只眨了眨眼,微抬手示意免礼:“赵大人。”
向来严苛的赵铭不习惯好声说话,略有些硬邦邦道:“天色已晚,殿下还孤身在外略有不妥,若无要事还是早些回吧。”
燕煦毫不介意地笑了笑:“多谢大人关心,本皇子这会儿正打算回府。”话毕,脸上笑意蓦然变得有些牵qiáng,扯了扯嘴角,落寞道,“天降灾劫,本皇子身为皇族,既承此身份,享受着人民奉献的好处,那自然也不能总是坐享其成,得到多少,也就必须要有付出多少的觉悟,只是近来,我甚感自身经验能为的不足,若再不多花时间,多做努力,还何谈为父皇分忧。”
赵铭:“殿下过于苛责自己了,臣自入官场以来,所遇到的初出茅庐者不知凡几,殿下是微臣所见,学得最快,上手最快的人,比之当年的大殿下也不妨多让。”
燕煦闻言,略低头,垂下眼帘,敛去眼中神色,在抬头时,皎洁银光下满眼满脸都是谦逊的浅笑,内里又带着藏也藏不住的,被夸奖后的喜悦,道:“赵大人谬赞。”
见人如此,赵铭心下也不由一软,他已年近四旬,可由于性格原因至今仍未娶妻,膝下无子,对于燕煦这种上进又乖巧的小辈,一向很是喜欢,然对方到底是当朝皇子,哪容得了他逾越。
但这也不妨碍赵铭欣赏他,含笑的赵铭,放缓了语调,安慰道:“下官从不妄言。”
燕煦仿佛因为对方的这句话打开了心结一般,眉目逐渐缓和下来,神色一松一弛间,开口说道:“倒是我执着了,《礼记》中有云,男儿丈夫生于世当修身养性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本皇子如今尚未娶亲,有些事倒也确实不急。”
燕煦无心的一句话,听在赵铭耳中却仿佛猢狲灌顶,恍然大悟,瞪大了眼,喃喃自语道:“娶亲啊,没错,殿下你说的很对。”
燕煦不明所以,gān脆露出迷惘之色侧了侧头,疑惑问道:“大人你怎么了?此言何意?”
“臣突然想起另有要事还待处理,殿下,臣先行告辞了。”赵铭对着燕煦一行礼,也无暇顾及他,便冲冲转身往回走,没跨出几步还撞到了正缓缓走来的宗正少卿,也不待停步好好道歉,冲冲告罪了一声便急急离去。
走出好远,甚至还传来了他哈哈大笑的声音。
李青一脸莫名地看了看离去的赵大人,又转回头看了看燕煦,躬身行礼:“见过四殿下。”
燕煦眉目含笑,抬手虚拖:“大人请起。”
“殿下与赵大人这是?”李青一脸疑惑地问着,而后低低笑了一声,放轻了声音再道,“齐家治国平天下,殿下您这是在为大殿下出谋划策吗?”
燕煦摇了摇头,亦是满脸不解:“本皇子也是不知,他突然就这么激动地走了。”话毕,燕煦同样放缓了声音悄声说道,“监国皇子的终身大事,乃国之大体,本皇子这么说,大人可明白?”
李青脸上笑着,低低出口的话语却与面色截然相反,不甚赞同:“此次寒冬大水,民间盛传大皇子监国失德,是大殿下有史以来名誉受损最重的一次,如果后续引导得当,长此以往势必能影响大殿下在群臣中的声望,与我等而言是大大的有利。然此时若群臣上表奏请大殿下迎娶皇妃,民间尚有冲喜之说,朝廷又岂能例外?大殿下若纳谏娶妃,那届时,无论事态再如何发展,群臣也便失了以失德之说征讨大皇子的余地。”
话至此,李青眉目一皱,一时想不通四殿下此举意欲何为。
“还请殿下三思。”
李青说的这些,聪慧如燕煦自然明白,他甚至可以预见。
当日朝会上,姚凌云出言搅乱宁王欲往南方的计划,转而推荐燕昱之时,燕煦就能隐隐约约地猜到他后续意欲如何。
谣言总归只是谣言,能对大哥的民望所造成的影响本就有限,此刻民间已起不同声音响起。而此时他若大婚,民间定以冲喜之说度之,那所谓的失德之说亦可顺势压下。
若他不娶了呢?
但是,如果大哥真的就这样娶妃了,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