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闻言猛地咳嗦出声,太上皇后反应过来后瞪了他一眼,笑着对满眼好奇的儿子说道:“现在定窑不出红定了,不过你小舅舅在红定绝产的时候曾经从窑主那里收来了一些,恰好送了我几件。”
说着话,太上皇后就吩咐宫人去她宫里把那件红定拿来给儿子赏玩,完全不理会太上皇的尴尬和瞪眼。
太上皇···,太上皇努力的调整语气和表情,装作平常模样问道:“皇儿打哪里听来红定?”
“今儿听到苏轼老师的一首诗词中的一句,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官家不紧不慢的吟诵。
太上皇突然对于总是爱把吃喝玩乐写进诗词的苏轼爱卿有些无奈,忍下心里的叹气,摸着胡子说道:“当年红定不出产的时候,剩下的红定大多都卖到了蜀地。汴梁城里头有的人家还有收藏,但是不多,很多人都没见过。”
第67章
官家实话实说,“苏轼老师是在文彦博大人家里看到的。”
文彦博?不好对儿子发脾气的太上皇表示他记住文彦博了。远在宋辽边境还没回来的文彦博统帅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太上皇后笑了笑, 没理会太上皇的“矫情”。
明明是人的错儿, 结果他不对着人生气, 自己拿把斧子把好好的瓷器给砸碎了,还禁止红定进汴梁导致定窑都不敢再生产红--真的是任性。
宫人把装有太上皇后收藏的三件红定的箱子搬来, 太上皇后亲手打开箱子,一件圆口的小花瓶、一件圆口的小茶杯, 一件牡丹花瓷碟,母子俩开开心心的赏玩。
“类似酱色釉中的色调偏红一类。”官家捧着小花瓶爱不释手。
太上皇后瞄了一眼强作镇定的喝茶的太上皇, 对儿子眨了一下眼睛。
“皇儿说的对。据说红定就是在烧制酱釉瓷的时候的不合格品。皇儿你看这个油滴状,据说是窑烧到最高温的时候, 釉熔解而且粘度很大,釉料中的小气泡被封闭无法逸出釉面, 然后小气泡越来越多,逐渐合并成大气泡。”
“最后气泡大到足以克服釉层的封锁, 气泡便破裂, 就形成一个类似火山口的凹坑。随着瓷器的继续烧制, 凹坑被周边的釉逐渐填平,在冷却过程中有了这些油滴状的斑点。
“这瓶子插金钱花的插花应该挺好。”官家很正经的琢磨, 瓶子和花都是小点点看起来应该很圆溜。
太上皇后欢喜的附和,“皇儿说的是。瓶子做出来就是用得,光收藏多没趣儿。今晚上就拿它插花。”
······
因为“红定”想起过去正满心不自在的太上皇, 一只眼睛瞄着这母子俩“旁若无人”的架势, 听着他们“有趣”的讨论, 实在忍不住。
放下手里的黑刺大碗,咳嗦一声清清嗓子,太上皇义正言辞的说道:“定州红瓷瓶不光是釉色红,苏轼的“琢红玉”应该理解为定州磁芒可以试玉,“红玉”主要说的是玉色而不是釉色。”
“因为煎茶的时候,茶叶经水煎煮后到了一定的火候,茶水色红,再把它注入布满带有纹饰的茶具中,圆形有坡度的瓷盏展现出丹红色茶水层次渐变中的定瓷纹饰。红色清纯莹澈的茶水配上红色光泽的玉色才是红定。”
对于煮茶品茶斗茶刚刚入门的官家姿态懒懒的点了一下脑袋,“爹爹言之有理。古法煎茶煮水确实是一大学问。红玉色泽的茶盏配上红玉一般的茶水,这就是有了灵性,活了。”
太上皇后笑道:“听着很稀奇,不若试试?”
“嗯,试试。孩儿最近学了《茶经》,对于煮水的说法是要用“活火”--“其沸如鱼目,微有声者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待会儿孩儿来扇火煮水。”官家跃跃欲试。
太上皇拿这母子二人哪个都没有办法,干脆放下心事跟着他们煮水煎茶。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享受用古法亲自煎茶煮水的乐趣,太上皇瞅着这母子二人开怀的笑容,觉得他应该让定窑再产红定?
红色的茶汤在红色的茶盏里面如冰似玉,美的惊心动魄,一家人越看越喜欢,喜笑颜开。
被他们引得不知不觉中放开心结的太上皇在心里琢磨--新做的红定没有这股老味道,他应该从文彦博手里挖一些出来,送一套完整的红定茶具给儿子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