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为盘中餐(17)
小二恍然,忙走近了些,把手里的托盘挪给他瞧,“掌柜的你看,方才雅间儿里的客人,整整十二个菜一点儿没剩,那小夫人真是不可貌相。”
看起来仙女儿似的人,这食量可是惊人得很。他还以为城里的这些个夫人小姐们都是蚂蚁点大的胃口呢。
今日这位都抵得上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子了。
老掌柜到底年纪大见得多,瞅了两眼,就皱起眉挥挥手打发他道:“少见多怪的,就这点儿见识?还不快去干活儿,就知道钻着缝儿来嚼舌偷闲。”
两人说了两句便各忙各的,小二的却将这事儿特意记在了心里,想着闲暇时候与旁人喝酒吃菜,也能勉强当个谈资,说说笑话。
他们跑堂的,也就这点子乐趣了。
却不想会在后头扯出另一段不得了的言说。
……
觅秀坐在马车上,悄然偷觑。
从窗边那张芙蓉清艳的面容,到斗篷半掩下的纤瘦腰身,越看越是迷茫。打死她都想不通,这样的身子到底是怎么把那一桌子饭菜塞下去的,还腾得出空地方来吗?
看来,她果然是对夫人还不够了解……吗??
宁杳掀着帘子,一边看着外面的热闹街景,一边疏导体内的灵力,任其一寸寸温养重塑经脉。她一心二用,两不耽搁,身边大黄明显感觉到了主人四周的灵力波动,不由挨近了些,宁杳收回手拍拍狗头,与它分了些许,大狗汪汪叫了两声,高兴得尾巴摇个不停。
觅秀被犬吠声拉回了心神,摇头将方才的胡思乱想尽数甩出脑海,出声问道:“夫人,时候还早,可要再去别的什么地方转转?”
宁杳看向她,“已经试了和顺酒楼,便去你说的街头小铺子,试试几辈传承的民间手艺好了。”
还试?还吃啊?
觅秀:“……是。”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合格的贴身侍女,这个时候答“是”就对了。
她打起帘门,与外面赶车的小厮吩咐,“走吧,北城福春街,云记老字号。”对门的王婆婆可是把云记的春雪梨花糕都夸出花儿来了,料想味道应该是还不错的。
小厮是萝州本地人,街头巷尾的都熟悉得很,驱着马儿不过两刻钟就到了地方。
宁杳从马车上下来,海棠红色的斗篷面儿上落了层金灿灿的阳光,艳艳的红也淡了不少。
云记的铺子不算大,却是红栏小窗的雅致,门前又有梨树花繁,风吹如雪,正应了当下春景儿,也显了“春雪梨花”的招牌。
大约是为方便买卖,主人家在铺子外摆了长桌,桌上垒了五六个竹编笼屉,笼屉里是空的,上头已然落了好些灰,像是有些日子没打理了。
左右不见店家,东西亦无人收拾,铺子的大门也落了锁。
宁杳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阳光,拨了一下额前兜帽。
像是许久没开门了啊。
“姑娘是来云记买梨花糕的?”
宁杳闻声转头,原是不远处牵着小儿郎的微胖妇人在说话。
宁杳含笑,“是,不过好像来得不巧。”
妇人回道:“是不巧,云老爹家里的姑娘出事儿失踪不见人了,看情况,最近一段日子怕都没心思开门儿做生意了。再过些时候,城里梨花儿也该谢了,怕是要等明年春才有得卖啰。”
妇人说完话,与她客气的笑了笑,便和小儿子到隔壁摊子挑肉买菜去了。
宁杳微微仰头,望着高过屋檐的梨花树,半晌走到笼屉边,从上头捻了一片小小的雪白的花瓣放进口中,觅秀都来不及阻止。
宁杳含了这点东西,舌尖微涩,残有余香。她若有所思,揽着斗篷先上了马车去。
觅秀立时跟上,递了一方软帕,“夫人,咱们接下来可是回府了?”
宁杳擦了擦手,摇头道:“不,先去云家。”
觅秀指向外面云记的铺子,“是这个云家吗?咱们去做什么?”
宁杳说:“明年太远了,还是今日吧。”
世间有百味,合得上心意的仍是可遇不可求。她摊开手,看着掌心的梨花朵儿眨了眨眼睛,这里味道似乎很好呢,不去试试岂不可惜。
觅秀听罢,有心想提醒一句,他们不知道云家的住处,暂时去不了。而且人家现在有事,估计不大欢迎外人,去了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春雪糕。
然她张了张嘴,就听宁杳与赶车小厮道:“直走,去福春街西北巷第十三户人家。”
觅秀:“……?”是这个地方?不是,夫人怎么知道人家住哪儿的?
福春街西北巷弯曲难行,马车不好入内,宁杳与觅秀只好下来,徒步入里。
北城多矮屋,巷中两侧花树繁茂,多高过院墙梁顶,但凡清风过处,落英纷纷,是与东西城处的富贵繁盛截然不同的清淡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