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473)
秋昭跟着桓愉一直往通道深处走去,走到尽头时,秋昭看见了一扇朱红色的大门,门中间有一幅巨大的太极图,桓愉站在门前,将双手贴在太极图上的阴阳两侧,随后转动起了整个太极图,将太极图的阴阳两面转换了方向,太极图转过之后,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便缓缓打开了,
大门打开的瞬间,一道刺眼的亮光便从门内照射了出来,秋昭下意识地低了低双眼,随后逆着光芒往门内看了过去,却什么也没看到,只看到了一片雪白。
桓愉率先走进了门后,秋昭连忙跟了过去,进去之后,秋昭才渐渐看清楚了门后的情景,门后确实什么都没有,是一间雪白的屋子,只是屋子里的白色与平常所看到的不同,像是一层又一层浓雾重叠起来的,所以这整间屋子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甚至会让人觉得这间屋子浩无边际。
桓愉带着秋昭走进屋子里之后,又挥手将那扇朱红色的门给关了起来,大门关上之后便逐渐隐匿进了雪白之中。
秋昭看着四周空荡荡的情景,立马向面前的桓愉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为什么带我来这里?”
桓愉面对着秋昭回道:“大人,这里叫古道室,是掌道府最神秘之所,凡是世间之人的过往都可以在这里查到,小神之所以带你来此处,是因为司神大人想知道的真相就藏在这间屋子里!”
秋昭惊诧地看着桓愉,立马疑道:“可是我在这里什么也没看到。”
“那是因为只有掌道使才有资格调取那些记录!”桓愉说着突然抬手朝一个方向轻挥了一下,随后雪白的墙壁内突然飞出了一本书卷。
桓愉将书卷递给秋昭,说道:“这是大人你这一世从出生至今所有的记录,有很多地方殿下都做了标记,大人可以看看那些做了标记的地方都记载了何事。”
秋昭双手接过书卷,不等他翻开,桓愉便已经挥手将书卷翻到了第一个标记处。
“天历125甲子,丁卯年五月初九,随天界大军于崇山外与魔界一战,被困九阴点离阵……”
随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天历127甲子,丙子年二月初三,奉命于澜沧江擒千年妖蛟……”
“天历130甲子,辛丑年九月廿六,奉命于昆仑山剿灭万年血魔……”
……
秋昭看着书卷上每一个标记,随后不解地问道:“这些事和今日之事究竟有什么关系?”
桓愉沉叹了一声,回道:“大人,你难道没有发现,自从八百年前开始,你每一次奉命下界除魔,殿下都会格外注意,这些被殿下所标记出来的事情,每一件都可能威胁到你的性命,除此之外,在你出战之时,殿下更会在暗中跟着你。大人一定很奇怪,为何殿下会在暗中做这些事,为什么这一切的起点会是在八百年前,对吧”
秋昭默默地看着桓愉,桓愉却没有立即道明缘由,而是突然朝四周挥了一下手掌,随后他们四周的浓雾便快速翻涌了起来,在浓雾之中,逐渐浮现出了八百年前崇山大战的画面,桓愉看着眼前那副惨烈的景象说道:“其实一切都源于当年这场大战,大人当年随军出征,按照大人的命道,你本该在九阴点离阵中牺牲,那是大人你的天命所归,亦是寿命所定。可是大人是殿下的兄长,是殿下在这世间唯一的亲人,身为掌道使的殿下,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大人就这样死去,所以殿下冒着风险去了崇山,为了救大人,殿下还用天道所不允许的方式救了大人一命!”
秋昭听了猛然一惊,连忙问道:“你是说当年阿昀为了救我违逆了天道?”
“没错!”桓愉越说语气越低沉,随后将四周的画面转到了崇山脚下,画面中所呈现的正是秋昀当年一人闯入玄都和崇山君见面的情景。
桓愉看着那副画面,又道:“当年,殿下为了救大人,和崇山君玄修做交易,以魔道碑换到了破阵之法,大人可知道,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起因都是这一次交易。”
桓愉看着怔住的秋昭,他知道秋昭一时间很难接受,这也是秋昀一直将此事隐瞒的原因,但时至今日,他不得不将真相和盘托出,只有如此,秋昭才会知道秋昀这些年背负了多少重担,才会明白秋昀的苦衷。
桓愉一边转换着周围的画面,一边向秋昭娓娓道出了更多内情:“大人知道,崇山君玄修曾与神女元灵有过一段私情,后来元灵在天界生下一子。其实崇山君玄修当年并不知道自己在这世间已经有了血脉,直到多年以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长生的能力,而且法力逐渐流失,这时他才隐约猜到元灵在这世间留下了他们的血脉,可是玄修根本不甘心就这样衰老,所以他一直在想办法摆脱困境,直到那一天,殿下闯进玄都,玄修看见殿下的那一刻,崇山君便突然想到了办法,他以大人的性命为条件,迫使殿下将魔道碑给他看,也就是那一日,玄修从魔道碑上窥探到了自己的命道,知道了自己的大限在何时,以及化解劫难的玄机,之后的几百年内崇山君便一直在谋划,可惜的是他虽为魔君,却并不能完全看懂魔道碑上的玄机,因为似懂非懂,所以他的谋划存在一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至于之后结果,大人亲身经历过,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