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320)
叶辰看清楚珠子里的身影时,整个人骤然震了一下,手上的珠子突然掉落在地,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了一段久远的记忆。
“小晨,日头这么大,还在外头玩,当心一会儿中暑了!”
田埂上,一个妇人冒着烈日挑着担子走过,向趴在田埂边抓蚂蚱的小孩说道。
小孩手里抓着蚂蚱,抬头看了妇人一眼说道:“刘婶,是我娘让我抓些蚂蚱喂鸡的,你看我抓了好些了!”
小孩将腰间的布袋子拿起来朝那妇人晃了晃,那妇人笑了笑,回道:“那也别这大日头的出来,等过了一个多时辰,日头消了些,你再来抓,那时候田里的蚂蚱才多呢!”
小孩笑了笑,爬了起来,然后朝家里飞奔而去。
叶辰看着掉落在地的珠子,看着珠子里的身影恍然叫道:“刘婶?”
叶辰将珠子捡了起来,仔细看了看,才发现那珠子里都是些散碎的魂魄残影。
叶辰将珠子握在手中,眼神中透着一丝迷惑,随后拿着珠子奔出了门。
叶辰趁夜离开了琅琊山,心中带着一团疑惑和无数猜想朝地府赶了过去。
到了地府,叶辰不由分说便闯了进去,直言要找崔判官。
地府一众鬼差自然不允许他擅自闯入,即刻集结了百十鬼差在地府入口阻拦叶辰。
叶辰一心想要解开心中疑团,如今见鬼差拦住了入口,情急之下只好动了手。
以叶辰的修为,将地府搅个天翻地覆本就是易事,如今又有魔君内丹助益,那班鬼差更加不是他的对手,不多时他便闯到了阎王殿外。
这一番动静早就惊动了殿内的阎王和判官一众人等,叶辰闯到殿外时,崔判官才终于从殿内走了出来。
崔判官白日在琅琊山时便已猜到叶辰并非普通神官,如今见他如此大张旗鼓地闯进了地府,心下立即忐忑不安了起来,一出殿便向叶辰问道:“阁下擅闯地府,不知所为何事?”
叶辰一见到崔判官便拿出了那颗珠子,向他问道:“这是什么?”
崔判官见清魂珠在叶辰手中,便猜到他已经打开了放在琅琊仙君寝屋的盒子,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惊慌,却并没有回答叶辰。
叶辰见崔判官三缄其口,立马又质问道:“这珠子里有一缕残魂,是我的一位故人,这是你今日送去琅琊山的,所以你一定是见过她,我只想问你,你是从各处得来那一缕残魂,又为何要将她放在这珠子内?”
崔判官听了神情一沉,回道:“不管阁下是什么身份,此事都不是你应该知道的,阁下今日闯入地府已经犯下大罪,我劝阁下还是尽早离去吧,莫要一错再错!”
叶辰实在无心与崔判官打哑谜,决心要深究出这颗珠子的来历,便纵身而起,骤然跳上前,拔出长剑指在崔判官胸前说道:“我再问你一遍,你若不如实回答,我便掀了这地府亲自寻找真相。”
崔判官神情凝重地看着叶辰,叶辰身上的气势,让他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
就在叶辰话音刚落时,殿内忽然传来了一声冷哼,随后又传来一声呵斥:“好大的口气,本王倒要看看是谁想掀我地府!”
随声而来的是一个穿着黑金蟒袍的男人,那男人神形高大壮硕,面容威严,额下吊着两道浓黑长眉,眼神阴沉微怒,头顶鬼面黑冠,正是地府阎王。
叶辰见到阎王出殿,便将指着崔判官的剑移到了阎王面前说道:“来的正好,珠子是你让他送去琅琊山的,他不肯说,那就你来说吧!”
阎王神情微怒地注视着叶辰,正要发作,崔判官忽然靠在阎王耳边耳语了一阵,阎王听后神情骤然一变,随后对叶辰说道:“年轻人,本王不管你是什么来头,有多大本事,你想打听的事,这地府内没有人会告诉你,你还是快离开吧,擅闯地府之罪,本王就不追究了!”
叶辰脸色冷漠,看着阎王和崔判官说道:“今日既然来了,不查清楚,我绝不会离开!”
阎王听了微微皱了皱眉,随后轻叹了一声说道:“那就休怪本王不留情面了!”
说罢,阎王便示意四周鬼差上前来捉拿叶辰
叶辰立即提剑与一众鬼差交战,阎王殿外,叶辰以一人之力对抗千百鬼差围攻,打斗声很快就传到了地府各处,地府平静了几千年,难得有如此热闹的时候,一时间地府何处沸腾一片,地府恶鬼一听有人在地府捣乱,皆随势哄闹了起来。
阎王一面让鬼差稳住群鬼,一面让人上前擒拿叶辰,那些恶鬼倒还好收拾,倒是叶辰被千百鬼差围困却丝毫没有落于下风,反而是那些鬼差倒要拦不住他了。
阎王见形势严峻,立即又调了上百精锐鬼差前来,叶辰单手执剑,在鬼差群中早已杀心大起,无论多少精锐上前,都阻拦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