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叶知秋(313)

作者:壹秋 阅读记录

叶辰听了神色一凝,向秋昭问道:“你既然知道师父不在,为何还要来?”

秋昭听了迟疑了一下,随后回道:“琅琊仙君不在,我想你必定着急,既然你师父不在,我想你大概也还没有找到亲人的下落吧?”

叶辰听了眼神中突然透露出了一丝失落,秋昭见了忙安慰道:“也不要紧,左右琅琊仙君是会回来的,我们在山里等等也无妨。”

叶辰抬眼看了秋昭一眼,他不让秋昭来琅琊山,是因为不想让秋昭见到琅琊仙君,原以为秋昭跟涣海回天界,自己便不用担忧了,却没想到,还是让偃师说对了,秋昭几竟回连夜赶来。

如今秋昭已经到了琅琊山,叶辰自然不好再赶他,只能让他和自己一同进山。

叶辰开了结界,秋昭立马跟着他落进山林内,一落地便看见林间驻落着好大一间道观,青烟绕檐,晨光洒瓦,密林环屋,寂静时有鸟鸣添生气,清冷时有阳光增暖意,林间萦绕天地灵气,山上暗藏日月精华,确实是一处适合清修的宝地。

秋昭跟着叶辰走进观内,观内一片寂静,未见人影,不闻人声,秋昭见了立马疑惑着向叶辰问道:“这里没有他人吗?”

叶辰走在秋昭前面,两人隔着一步之距,听见秋昭询问,叶辰便淡然回道:“师父一向独来独往,山上素来只有他一人。”

秋昭微微点了点头,左右环视了一下观中之景,虽简陋却雅致,由此可见琅琊仙君倒是一位清简之人。

秋昭跟着叶辰缓缓走进观中前殿,那殿不大,殿中不设神佛之位,不供香案,只在屋殿正中间摆着一方大鼎,鼎内插着一根圆形石柱,石柱正对着大门一面刻着四个大字:道法天然。

秋昭站在石柱下,一眼便被石柱上的四个字吸引住了目光,注视了一会儿才突然低下头,见叶辰已经走到了鼎后,便连忙跟了过去。

到了鼎后,秋昭又见石柱背面仍然刻着四个大字:万物皆主。

秋昭看着那四个字,不由得与前面四个字联系了起来,随后好奇地问道:“琅琊仙君怎么在这殿中立了一根石柱?”

叶辰将殿内的烛火一一熄灭,一边淡然回道:“师父向来不奉天地,不拜神佛,只崇‘道法天然、万物皆主’这八个字。”

秋昭听了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看来琅琊仙君也是个不信命的,若是我家阿昀在此,见到这八个字,必定会嗤之以鼻。”

“世间不信命者大有人在,即使是掌道大人,也未必信命听命。”

叶辰一边说着,一边将殿内的烛火尽数熄灭,随后便出了殿门,秋昭跟着他绕过前殿,到了殿后,便见到院落、禅房、亭台、楼阁等景。

秋昭看着那些景观,突然向叶辰问道:“你就是在此处长大的么?”

叶辰站在屋檐下,看着山坡上的一座亭子回道:“我在观内生活了一百年,下山次数寥寥可数。”

叶辰看着清冷寂静的道观,突然觉得叶辰有些可怜,此处虽是仙门福地,可对一个孩子来说,这里并不是一个好的生长之地,秋昭现在终于有些明白,为何师出同门的叶辰和玄灵二人性子都有些冷淡了。

秋昭正出神时,叶辰忽然转身朝一处屋子走了过去,秋昭连忙跟上了他。

叶辰昨日回到琅琊山时,因没有见到琅琊仙君,便在山上苦寻了一番,又未寻见,他便独自在观内四处找了起来,希望能找到与家人下落有关的线索。

只可惜叶辰找了一夜也没有找到一点线索,到天刚亮时,他突然感知到有外人触碰山上的结界,便立马出了观查看,这才与秋昭碰了面。

秋昭跟着叶辰在观内各处寻找线索,庭院、禅房、书室、密室,各处都找了一遍,只有琅琊仙君的卧房因叶辰不敢擅入,所以没有寻找。

秋昭跟着叶辰走进一间禅房内,那屋子坐西向东,有大片的阳光从屋门和窗台照进了屋内,屋子外间是书房,内间是卧室,一进屋,秋昭便看见正对着屋门的墙上挂着两个大字:持正。

叶辰一走进屋子,神情便有些恍然,秋昭从叶辰的神情上猜测出这间屋子一定就是他当年的住所。

秋昭仔细环视了一下整间屋子,屋子里的陈设十分简陋,桌椅皆是陈年旧物,光秃秃的墙面只有那副大字,不过屋内却很洁净,且物什陈设整齐,一点也不像长久未住人的屋子。

“漓公子,这屋子一直就如此简朴吗?”秋昭看着屋子问了一声,他实在很难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这间屋子里长大的情形。

“师父从不喜奢华之物,观内禅房皆不装不饰,自我修道开始,连与修道无关的书籍也被拿走了,师父说修道要专心一致,片刻分心便有可能引来灭身之祸,因此要居清净之地。”叶辰站在内间卧室,抚摸着床沿淡然回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