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叶知秋(270)

作者:壹秋 阅读记录

偃师见了,缓缓回道:“其实,管颂本是我制作的一只傀儡。”

秋昭和叶辰听了心下皆猛地惊了一下,秋昭惊疑着问道:“你说管颂是傀儡?”

“从前是,不过现在不是了,这件事要从一千多年前说起,那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四处云游的傀儡师,偶然之下到了东越国……”

随后,偃师便缓缓向秋昭和叶辰道出了一段千年前的往事。

一千多年前,当时东越国还未灭国,老国君竹辕膝下有二子,长子名竹真,次子名竹扬。

这两位皇子自小便才智过人,特别是小皇子竹扬,不仅学识渊博更精通武学,十五岁便能领兵打仗。

老国君对两个皇子疼爱至极,但因小皇子性情天真烂漫,又极贴心,因此平日便更加偏爱竹扬一些。

随着老国君年事已高,为了稳定东越国上下,老国君便起了立储君的念头,按照祖规,储君应当以长子为先,但老国君实在太过疼爱次子竹扬,便不顾朝中众臣反对执意要立竹扬为储君。

此事传出后,长皇子竹真心中气愤不已,平日老国君偏爱竹扬就已经让他心中暗生出了妒忌,如今老国君不顾祖制和群臣反对要立竹扬为储君,顿时将往日积聚在他心中的不满都引了出来。

竹真比竹扬长几岁,心思也比竹扬深沉,少年入朝,与朝中许多大臣关系密切,并学会了不少权谋计策,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储君之位,他便在暗地里设计,以狩猎为由将竹扬带出了城。

竹扬虽聪慧过人,但心思单纯,更何况平日极信任竹真这个兄长,根本没有想到竹真会下手害他,所以受邀那日他高高兴兴地跟着竹真出了城。

彼时,竹真早已在城外埋伏好了刺客,之后便以狩猎为由将竹扬引入埋伏,天真的竹扬一心追捕猎物,待他进入竹真的陷阱之后,竹真便下令让刺客一拥而上,直取竹扬性命。

竹扬在惊讶与痛心之中奋力抵抗,但终究还是因寡不敌众被乱箭射死,之后,竹真又将竹扬的尸体扔进了山林里的一间破屋内,放了一把大火将整间屋子和竹扬的尸体烧成了灰烬。

除去竹扬之后,竹真便快速联合朝中众臣率领大军进入王宫逼宫,老国君听闻竹扬已死,心痛不已,又见竹真忤逆作乱,心下遭受重击,猝死在了皇位之上。

老国君死后,竹真如愿登上了皇位,或许是因为心下难安,登基之后他便下旨将与竹扬有关的一切事物销毁,只收藏了一幅竹扬的画像。

偃师云游到东越国时,竹真已经登基二十年,东越国的百姓早已经将二十年前的动乱遗忘,更没有人还记得当年那位意气风发的小皇子。

偃师受国君竹真邀请进皇宫表演傀儡戏,表演完之后因国君的儿女实在太过喜欢偃师的傀儡戏,国君便将偃师留在了皇宫。

偃师在皇宫居住时,除了给国君的儿女表演傀儡戏之外,闲时便在皇宫各处游看。

一日,偃师偶然之下走进了一座阁楼内,那阁楼里空空荡荡,只有屋子中间放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一幅卷着的画轴。

偃师好奇地走到架子旁,伸手触碰了一下架上的画轴,随后那画轴便突然落下,展开了一幅肖像画,所画之人正是竹扬。

☆、第 83 章

偃师盯着画像上的少年,他并不知道画中之人是谁,但他第一眼看见那少年时就深深被他给吸引住了,画中少年面如玉脂,朗眉星目,唇红齿白,嘴角带着爽朗笑意,露三分无邪,显五分天真,一身戎装,身姿挺拔,腰间挎着五尺长剑,犹如天神下凡。

在那画像左下侧,提着一首小诗:竹秀扶风入青云,管青玉姿多俊逸,扬名四海真天子,颂德千秋留芳名。

偃师云游四海,所见之人成千上万,却从未见过像画中之人一般英俊的男子,虽只是画像,但一眼偃师便被他深深迷住了。

偃师站在画像前注视了许久,将画中之人的身姿、面相、衣裳、冠帽全都记在了脑海之中。

正当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画上之人时,阁楼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响动,仿佛是有宫中侍卫来了,为了不惹上麻烦,偃师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阁楼。

从阁楼出来,偃师便返回了住所,但一路上他的脑海中都在念念不忘那画中人的模样,以至于回到住所后竟然为那画中之人茶饭不思日夜无眠了起来。

偃师思念了几日后,一日实在心痒难耐,于是又偷偷去了那阁楼,却发现那里面的画卷早已不知所踪,留下的只有一个空架子。

偃师没有看到画像,心里焦急不已,日夜难安,渐渐地,人也恍惚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