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在盛家不比往昔,你要尽心服侍你们奶奶。”老夫人叮嘱蔷薇,就摆手让她出去。
蔷薇屈膝应是,转身出了内室。
内室里只剩东瑗和老夫人,老夫人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她,笑道:“你婆婆对你如何?”
东瑗公正道:“娘很和善。世子爷帮我说话,我真害怕娘不高兴。娘一点也没有怪罪,还挺喜欢的……”
老夫人颔首,满意道:“上次在涌莲寺见到你婆婆,就瞧着她是个性子温柔敦厚的。不过日久才能见人心,但愿她表里如一。瑗姐儿,从前你未嫁,很多事祖母不能跟你说,如今告诉你,你要记在心上。”
东瑗忙点头。
“天和是个不错的,将来他会有番作为,你莫要念着他现在不如意就对他不敬。”老夫人语重心长道。
东瑗道是:“丈夫为天,祖母,我懂得本分。”
老夫人知道东瑗懂得,话题就避开了这些边边角角,把薛府和盛府当初结亲的初衷告诉了东瑗,又道:“……你公公是栋梁之臣,却是个看中名利荣华的。只要有一线生机,他就不会放弃替盛贵妃娘娘的三皇子争取。咱们家亦需要皇族的庇护。将来若是两族相争,瑗姐儿,我和你祖父在世,就会保你安全无虞;如果我们不在,你切莫听了薛家人的话,把自己卷进去。你要牢记,出了薛府门,你就是盛家媳妇。不管你对薛家有多么大的恩惠,百年后,薛家不会给你立牌位,不会让你入祖坟。盛府,才是你的家。”
老夫人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帮着娘家对付婆家,会两头不落好。
倘若薛府有难,自然是要帮衬的。
若薛府和盛家作对,东瑗不应该帮着薛家,哪怕薛家是生养她的地方。她嫁了出去,她的荣辱生死就与薛家无关。薛家再发达,也没有她这个出嫁女的一杯羹。
只有盛府富足繁荣,东瑗才能有好的前程。
嫁出去女儿,自然是希望带来两族的和睦。可一旦不能实现,让女儿明哲保身,保住自己要紧。
老夫人是怕她良心上过不去,走了当年陈氏的老路吗?
眼睛有些涩,东瑗低声道:“祖母,朝廷之势瞬息万变,也许将来两族并不是仇敌。无非是太子之位和后位的争夺。倘若贵妃娘娘和二皇子入选,盛家应该会安分做臣子的吧?难道他们会走陈家的老路吗?”
陈家是当年五皇子的外家。明知太子登基是不可更改的,陈家还帮着五皇子铤而走险,最后害了五皇子的命,也断送了满满一族人的命。
这样的风险太大。
东瑗知道祖父和大伯的性格。倘若盛贵妃娘娘和三皇子入选了皇后和太子,薛家是不会再为了二皇子轻举妄动的。
可是盛家呢?
想起公公盛昌侯,东瑗就没有把握了。
“看造化吧。”老夫人叹气道,“你公公不是轻易认输的人。”
果然,老侯爷和老夫人也是担心盛昌侯。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老夫人叹气道,“还不知道皇上的皇位是否安稳……”
老夫人又把萧太傅咆哮朝堂、把持朝政、手握兵权、藐视皇权的种种,告诉了东瑗。
“萧太傅如此,皇家不可能再让皇后诞下皇子。废后已是定数。倘若萧家孤注一掷,只怕薛、盛两族也保不住皇上。”老夫人眼眸微凛,“此前我们两族是和睦的。可一旦萧太傅被除、萧皇后被废,新后和太子未定,怕是咱们两族斗得最狠的时候。那时,你不要做让你公公和丈夫所有怀疑之事,切记谨慎。”
东瑗重重颔首。
老夫人见她聪颖,朝中大事一听便懂,满心欣慰,又道:“瑗姐儿,你是个聪慧的孩子。在盛家好好过日子,将来自有儿孙满堂。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不要因薛府而对盛家三心二意。”
东瑗应诺:“祖母,我会尽全力不让两族成仇。倘若非我能力所及,我至少不会劝盛家来害薛府。”
老夫人笑起来。
祖孙二人说了半天话,前面戏陆续散场,世子夫人等人又来老夫人跟前说话凑趣。
不知不觉亦是申正二刻,东瑗该回盛昌侯府了。
前头老侯爷他们的酒席也散场了。
盛修颐跟在老侯爷回了荣德阁,世子爷薛子侑、五老爷薛子明却都没有跟来。
老侯爷哈哈大笑:“天和好酒量,千杯不醉。老大、老五喝酒都不行,早烂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