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时候,他也猜错。
但大部分时候,他总能运筹帷幄。
太子不知道袁裕业是故作镇定。袁裕业知道太子的性格。太子不强势,甚至有点怯懦,所以他对强者非常崇拜和依靠。
袁裕业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强者,投其所好。
在太子面前,袁裕业永远是信心满满,所以太子这般崇敬他,甚至有点迷信他。
“老师,咱们现在怎么办?”太子问袁裕业,“皇后那里,不给个交代,只怕她会闹个不停的。”
袁裕业又笑了笑。
他声音不疾不徐:“太子,这九五之尊,迟早是您的,这天下也是您的。后宫不得干政,您怎么反而听起了皇后娘娘的话?”
太子也很苦恼。
他当然知道后宫不得干政。
可皇后她不顾体面、栽赃嫁祸啊。
光脚不怕穿鞋的,太子的确不知该拿皇后怎么办。
“老师,您可有什么法子?”太子问袁裕业。
“皇后娘娘在内宫,您又是晚辈,的确不便多说什么。内宫干政,也不好明言。可太子爷,您也不是没人做主啊。这世上,还有人在皇后之上呢。”袁裕业淡淡道。
太子就想到了太后。
他要是被皇后诬陷他推搡、又撒泼的事,告诉了太后,然后又说皇后干政等语,太后应该不会坐视不理吧?
“……皇祖母她很疼永淳。”太子也不是没有想到太后,他有他的顾虑。
万一太后也不同意把永淳公主嫁给袁珣,太子的路就堵死了。
他不能忤逆了皇后,又忤逆了太后。
看来,后宫不得干政的宫规是很明知的。
内宫的女人,什么也不懂,只会胡搅蛮缠。
“皇后和永淳、德妃根本没有交情。如今,她这么豁出去闹,就是为了永淳,我觉得不通。也许这就是太后授意的。”太子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袁裕业,“老师,这件事,我一直避开不和太后谈,就是怕太后也不看好袁珣。如今再去找太后,假如皇后真的是太后授意的,咱们就没了退路啊。”
“退路,还是有的。”袁裕业笑道,“太子,最后钦点驸马的那个人,是您啊。不管太后和皇后说什么,也轮不到她们来钦点……”
他这是叫太子不要理会太后和皇后。
太子听了这话,也明白其中深意,突然愣了愣。
他是没有想过这样的。
或者说,太子还是有点敬重人伦和诺言的。他对皇后和太后,心生尊重,所以不敢对她们视若不见。而一旦答应了她们,太子也是不想反悔的。
君子一诺千金嘛。
可这两点,在袁裕业口里说来,根本不足为道。
这让太子第一次对他的老师,心生审视……
**********
求保底粉红票。
☆、第461节拘束
袁裕业怂恿太子,别被皇后和太后掣肘,定要钦点他的侄儿为驸马。
太子却没有那么果决。
他生气起来,也敢和皇后对抗,甚至恶语相对。
但冷静了,他也不得不考虑后果。
袁裕业可以不顾忌,他又不是皇后的儿子,也不是太后的孙儿,他不需要承担不孝的罪名。
太子却不能。
太子听了袁裕业的话,忍不住在心中暗想:他一直推崇备至的恩师,真的处处替他着想,用心辅助他吗?
还是,仅仅想依仗他,来提高袁家的地位和袁裕业自己的官位?
这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又很快被排除出去。
他总归不忍心怀疑自己的恩师。这么多年的感情,占据了上风。
太子是个遇事有点冲动、事后又会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人。
所以,永淳公主的婚事,悬而未决。
太子沉思一瞬,还是决定,明天去仁寿宫请安的时候,试探试探太后的意思,看看皇后异于常态的撒泼,是不是太后许以重利的结果。
另一边,他也派人去打听皇后今日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很快,太子就听说,皇后今日请了太医院的彭乐邑提点看病。
太子立马吩咐:“让彭提点到东宫说话。”
内侍领命,去彭提点家里宣旨。
彭提点也心里骇然。
他已经躺下歇息了。
已经过了二更鼓,太子这个时候召见,定是是急事。彭提点火速穿好了衣裳,让小药童提了药箱,跟着东宫的内侍,风急火燎进了宫。
路上。彭乐邑还跟内侍打听:“是哪位贵人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