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实在是有点儿突然。
许薇姝身边的耳报神多,很快就拿到完整版本的故事。
简短概括的话,就是忠王妃想送自己一个庶女嫁去西北,当天晚上那个庶女的亲娘,忠王府一侍妾就悬梁自尽,虽然没死成,及时让丫环救了下来,可忠王大怒,竟然踹了王妃一脚,险些让她吐了口血,还吵吵着要休妻。
许薇姝:“……”
殷朝的正室嫡妻好像都很凄惨,有被丈夫杀了表忠心的,也有这种辛辛苦苦几十年,丈夫因为个侍妾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就要杀人的,简直是邪门!
要说忠王府这个侍妾,以前还真没什么名气,在京城根本就是透明人。
外面即便对忠王一家子了解颇深的,也只知道忠王府有一正妃,乃是郑家女,两个侧妃,一个姓薛,另外一个姓李,其他侍妾们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忠王府到还算是妻妾和睦,至少外面没什么今天正室发卖了几个小妾,明天哪个小妾仗着宠爱蹬鼻子上脸欺负到正室头上去的小道消息出现。
要不是这次闹出事儿来,恐怕外人还不知,在忠王府竟然有一个如此厉害的侍妾。
眼下这个时代,正室理所当然能控制底下庶子庶女的婚事,别说王妃只是想一想,还没定,就是真给一个庶女定下一门很糟糕的婚事,别人最多说她有些刻薄,不能容人,也绝不会当回事儿,更别说因为这个就休妻了!
现在让个侍妾一闹,忠王在如今这种紧要关头,做出如此不理智的事,一时间,京中到处都传说纷纷,说那个侍妾是正经的狐狸精转世。
郑家到没说什么,但忠王妃身边的侍女,嬷嬷都不是好相与的,没几日京中便有王府的下人传出的话,说是当年那个侍妾进门,就带着两岁大的女孩儿,谁也不知道那个女儿是不是王爷的孩子,还说,那女人自从进了王府大门,就没去王妃那请过安,别说伺候了,便是敬茶都不曾,偏偏王爷护着宠着,王妃也顾及王爷的颜面,没对外人说过,可如今闹到眼下这地步,他们当奴婢的,也不能闭口不言。
因为这些人说得还真详细,连小细节也说出来,好些人听得半信半疑,但总觉得无风不起浪,忠王为了个侍妾要休妻是真,这些话就算夸张些,也有八分准头。
好些大臣侧目,尤其是忠王那些党羽,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
男人爱美色都没什么,有时候美人也是上进的动力,他是个王爷,天下美人都由着他挑拣,想要哪个不行?
真要是喜欢一个小妾,多宠着点儿便是,他王妃又不是个拎不清的,怎么就闹到现在的地步?
一群大臣们都登门劝说。
郑家那边,也有好多说客。
意思多是事情别闹大,忠王好生登门赔礼,把王妃接回去便罢。
不曾想,事情的发展很出乎意料,忠王居然谁来说也不听,王妃也淡然的很,并不着急,一个人呆在家里念佛抄经,也没寻死觅活,甚至也不让自己的儿子去闹。
皇帝都动了要下旨除掉祸害的心思,那女人迷惑了忠王,想来不是好人,只他还放不下这面子,他一个皇帝,怎么能插手儿子内院的事儿,只要儿子没立那侍妾做侧妃,那就不过是他的个女人,做人家亲爹的,再看不上那女人,也只能支使儿子动手,不好越俎代庖。
越是身份高,越是顾及颜面,皇帝是肯定不愿意随意插手儿子房中的事儿,再闹出是非不好看,他就只能整治忠王,叫人打了他五十大板,赶人回家闭门思过。
皇帝一出手,京中的流言就渐渐消散。
皇家的笑话好看,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的。
不过,忠王府闹出这么一出,安王那点儿风流韵事,就再也显不出什么,至少他可没因为个女人要休妻,还是很给安王妃体面。
许薇姝很随意地听了听八卦,并没有把这桩桃色绯闻放在心上,只是心里不大相信忠王是那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这里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隐秘的龌龊事。
生在世家,嫁入皇室,就得学会听消息永远只信三成的本事。
这日,天上落了雪,是年后的第一场雪,天气不那么冷,雪也不是很大,却纷纷扬扬,下了许久。
许薇姝的学堂再次开张,而且从洞箫山搬到京城,她如今的身份地位,在京城开办个学堂,不是什么大事儿。
她选的到不是什么地段繁华的地区,学堂需要安静,建在闹市区就不大合适了,地段虽然不好,庄子却阔朗,以前是武将家的,还有个大大的演武场,孩子们习武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