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纪二太太又低低的声音嘱咐了纪二老爷几句,这才送纪二老爷出门。
……
萱华堂
纪晓棠走进上房屋中,就见除了萱华堂的人,纪大奶奶杨氏和纪家大姑娘纪晓莲也在。
杨氏正陪笑跟纪老太太说话,纪晓莲则不知跟纪晓芸说着什么。
见纪晓棠来了,众人的目光就都转到她身上。
“你大嫂子带人给你们姐妹送了月例来。”纪老太太告诉纪晓棠。她对纪大太太没什么好脸色,对杨氏倒是和颜悦色的。
“是大太太的吩咐,我和晓莲正好要来瞧老太太和妹妹们。”杨氏笑着说话,一面就让丫头将月例银子送了上来。
“祖母……”纪晓棠并不收银子,只在纪老太太跟前笑着。意思要看纪老太太如何拿主意。
杨氏来了一会,早说了月例的事,纪老太太不置可否,只打发人去找了纪晓棠来,看样子是要听纪晓棠的。
可纪晓棠来了,却又是这样。
纪老太太瞧瞧纪晓棠,又略寻思了一会。就点了头。月例银子这件事。纪大太太做的很体面。除了纪晓棠、纪晓芸和长生姊妹三个,还有顾雪儿、周念红和周桥也都同样有一份。
若是只给前面纪家的三个,纪老太太的意思就不要。可纪大太太偏安排的如此周全。这在纪老太太看来,可不仅仅是银子的事。
“既然是大太太打发你们大嫂子送来,你们姐妹就收下吧。”
纪晓棠这才示意绣儿接了月例银子,一并将长生的那份也收了。
杨氏放下心来。脸上笑容更加和悦,心中则对纪晓棠又看重了几分。
“……听你大哥哥说。三妹妹自幼跟着二叔熟读诗书。现在读哪一本,可有什么诗文……”杨氏拉着纪晓棠的手,慢慢地攀话。
纪晓棠知道,杨氏是杨阁老嫡亲的孙女。不似平常家姑娘,也是熟读诗书的,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女。据说颇有诗才。
而杨氏的这份诗才,据说是随了杨阁老。
“……不过泛泛念了几本书。比一般多识几个字,倒是《唐诗》读的熟一些。”
“妹妹读的是哪个版本?”杨氏立刻就问。
“初学时是前朝周师集注的《唐诗》,后来就是《唐诗缀锦》,现如今每天读的也是这个。”
杨氏一张米分脸上微微泛起喜悦的红晕,一双眼睛也亮了起来。
旁边的纪晓莲就笑了。
“晓棠,你还不知道,这《唐诗缀锦》,就是咱们大嫂的父亲所作。”
纪晓棠立刻站起身,笑着跟杨氏道歉:“竟然是阁老的大作,我竟不知,多有不恭,大嫂莫要见怪。”
杨氏也起身,越发亲热地拉着纪晓棠的手。
“这可有什么可怪的,我高兴还来不及。父亲作这本书并没有用本名,只有几个亲近的人知道,外面全不知晓。……晓棠才学不凡,更具慧眼,能得你喜欢,不仅我与有荣焉,就是父亲知道也会欢喜。”
说着话,杨氏又拉着纪晓棠坐下,问纪晓棠读的是哪一年的哪一版。纪晓棠笑着答了。
“你读的这一版也是难得的了,可见是真的喜欢,也是爱书的人。不过,我那里还有初次刊印的限量版,并没有在外面书市销售,父亲都收着,只送了几个亲近的人,一会我拿来给你。”
“如此就多谢大嫂了。”纪晓棠并没有推辞。
“晓棠……”杨氏又含蓄地问纪晓棠为什么喜欢《缀锦》,态度中竟还带了些不好意思。
纪晓棠心中暗笑,却也娓娓道来。
“《缀锦》行文流畅妩媚,词句婉约端丽,让人读起来口齿生香,又仿佛置身于古唐盛世。……这些注解《唐诗》的,只有《缀锦》的作者对唐代历史知识最为渊博,对诗人的生平轶事也搜集的最全,往往还有独到的见解……”
纪晓棠这么说着,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以前并不知道是杨阁老所作。”
她这样说,杨氏不仅不恼,反而更加将她视作知己。她一直拉着纪晓棠的手不放,又问纪晓棠最喜欢《缀锦》里的哪一首附作。
《缀锦》一书不仅是对《唐诗》的注解,还附了很多作者自己以及搜集别人的依韵佳作。
纪晓棠还没回答,就被纪晓莲的笑声给拦住了。
“大嫂,你又犯了这诗呆子的病了。”纪晓莲笑着说话,一面暗暗给杨氏使眼色。
杨氏这才回过神来。
她和纪晓棠谈的来,要跟纪晓棠谈论诗文,什么时候私下里进行都可,现在却将纪老太太等众人都撂在一边,就有些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