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朝乡下人的进城生活(135)

顾早笑道:“古人就有云,菜之美者,云梦之芹。不过是这芹菜自身香美,和了那海米的鲜甜而已。”

太后点了点头,又指着另几道菜道:“你这几个菜,不但瞧着和御厨里上来的大不相同,便是味道也是要好了许多。这小鲫鱼香软无骨,入口即化,老身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这就不用说了。便是那糟茭白,老身素日里也是吃过不少,只你这个味道,竟是鲜美了无数,不但有糟香,闻着竟还似还有清香,像是在莲塘菇蒲之间,方才就着饭,连喝了几大口。”

顾早笑应道:“太后果然是个会品滋味的。我素来也爱茭白本身的那股子清香,烧制这个菜的时候,唯恐这淡淡的清香在加热中会散去,所以既免去了先煮,又免去了煨,只是加入鲜汤中烧滚浮上便成了。”

太后仔细看了眼顾早,笑叹道:“你这孩子,上次便知道你是个心灵手巧的,今日这几个菜,更是合了老身的心意。你可愿意留在宫里御厨房给老身做个饭菜什么的?定当不会亏待了你。”

正文六十三章

顾早心中一跳,所幸方才就已经想过太后可能要发话留人的,看了那李宫人一眼,笑道:“太后老人家怜惜我叫留在宫里,真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只是有一桩事,我想着还是说了出来,太后就当是听个新鲜。我本是扬州乡下的,从前因了家中生计,给人做过两年妾,只是后来家主死了被遣了回,这才全家搬到了京城的。刚来时住在染院桥,那里住的都是些和我家一样讨生活的小门小户人家,只是个个都是热心肠的,也不知道给了我家多少助力。刚前几天我算着要盘下个东门边亏损了的小酒楼,只是手头银钱还缺些,那些个从前的街坊婶子们知道了,竟是凑了一包银钱送来。他们家中男人不过都是些出卖力气的瓦匠泥工,如此待我,真的不亚于雪里送了炭火。我当时便应了她们都入了我那小酒楼的份子,说日后定当努力经营,不负她们此时待我的这一番心意。如今太后看中了我,那真的是天大的好事。只是我若长留在了宫里,那小酒楼便是做不起来了,便是想着那些街坊婶子们的心意,我也需得先去向她们告个罪才好。”

顾早如此说话,不过是想着如今官家待民还算亲厚,这样便委婉地表示了拒绝之意。若是太后体恤,那是最好,若真的还不行,那也只能再谋了。她却是万万不会想到,此刻这个坐在她面前,曾经把持了十数年朝政的铁腕老太,当年竟也是和她有着同样的出身。

原来这太后名刘娥,幼时父亲出征战死沙场,其母只好带着她投奔娘家,十四岁时便被嫁给了个银匠作妾,不被大妇所容,只得到了京城开封击鼗说鼓儿词谋生。她手艺出众,为人和善,因了机缘结识了当时还是襄王的未来真宗赵恒,两人便私定了终身,却遭了太宗极力反对。又不知历了多少艰辛,十五年后,三十六岁时才最后被接入宫,最后成了真宗的皇后。她生性机灵聪颖,通书史,陪着真宗批阅奏摺、商讨国事,处理宫内事物,她的周谨恭密,使得真宗非常信任她,这才有了后来真宗过世后她辅佐年幼的仁宗把持朝政的经历。

太后如今福寿齐全,也不大想起从前的那心酸过去了,只是方才被顾早的一番话竟是勾动了心思。仔细朝着顾早看去,见她站着姿容秀丽,神情娴雅,一双眼睛却是透着灵气,越看竟越觉得像是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顾早那话说完了,见太后微微点头,并没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的面上神色却似有些怪异,正有些惴惴,耳边已是听太后叹了口气道:“我如今久居宫里,民间那世情竟都是有些忘了。如今听你说来,倒也是勾起了从前的一番回想。与你也算是个投缘的,也罢,就不勉强你待在宫里陪我这无趣的老身了。”

顾早刚想回两句话,边上那李宫人已是笑了起来道:“先皇从前想扩建皇宫,百姓们不愿搬迁,最后也就让地于民了,京中百姓都赞官家仁厚。如今太后竟也是效仿了先皇,把顾家二姐让给那些染院桥的姑媳们,传了出去,不也是佳话一桩吗?”

顾早看了眼李宫人。她方才送菜过来的路上便是悄悄递过去了一些银钱,想着的就是等下见了太后说话时有个照应。此时见她出言,既赞了太后,也是帮了自己,当下也含笑附和了几句。

太后虽是知道那李宫人在拣好听的说,只是心中也是舒服,呵呵笑了下。

顾早这才又笑道:“御膳房里的御厨们,自然是技艺超群的。只不过皇家的御厨们做菜讲究大气,不似我这样没有章法地随兴所至而已。这两次侥幸投了太后的口味,也不过是个新鲜。太后若真看得上,我便将我的一些小菜录谱下来留在此处,太后想吃让御厨做了便可。”

清歌一片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