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么还请贵主务必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张兴再次深深欠身,见金城公主为之大讶,他便继续说道,“贵主应该知道,您的曾祖姑文成公主入吐蕃后,直到五十有六方才去世,甚至超过了太宗皇帝的圣寿,她去世的时候,她所嫁的赞普松赞干布已经去世了三十年。我入吐蕃之后,曾经听说过民间不少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从种植、工匠技艺到医药,林林总总,都让百姓感恩戴德。我并不是想比较二位贵主的功绩,而是想说,贵主幼年入藏,又曾经一度起过归国之心,可既然做不到,何妨试一试在吐蕃寻找自己能做的事,让自己更舒心惬意一些?”
此话一出,他就看到金城公主的脸色变化不定,仿佛又想斥责自己无礼,又想要进一步询问,当下,他就索性站起身来,长揖行礼道:“大帅尝言,大唐历代以来,和蕃公主极多,可论重要性,再无人能越过两位和蕃吐蕃的公主。还请贵主想一想,当年文成公主固然备受尊崇,可吐蕃在论钦陵在位期间,曾经一度和大唐连番交战,两国可谓已然交恶,可文成公主依旧极受尊崇,这是何道理?大唐,天朝上国也;吐蕃,大国也。两国虽征战,仍无伤公主之尊,足可见吐蕃君臣开化,不似突厥、奚乃至于契丹等虎狼之国,动辄加害公主。所以,还请公主多多放宽心,以大唐公主,吐蕃赞蒙之尊,多多调停两国之争。”
说是让金城公主和唐使单独会面,但尺带珠丹哪里能够放心,早就带着尚青在外听起了壁角。当尚青将张兴的话一句一句转译给他听的时候,他时而凝重,时而冷笑,但当听到唐使口中称吐蕃为大国,且认为与突厥、奚、契丹不可相提并论的时候,他不禁露出了一丝傲然之色。
此次的唐使果真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看法倒是精准!吐蕃岂是突厥、奚、契丹能够比的!
“张郎不愧盛名。”金城公主轻轻吐出了几个字,想到这些年孤寂寥落的日子,她终究难掩悲苦,“我也不是不想学当年的文成公主,可是,我一介女流,在此孤立无援,又能做什么?”
“贵主何出此言?大唐便是贵主最大的后援!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倘若公主出自小勃律那等朝不保夕,随时随地会被人吞并的小国,安能居住在如此恢弘之大殿,受吐蕃臣民的敬礼?两国联姻,贵主便是纽带,我听得从前贵主曾经在宫中教授汉字以及诗赋,因而那囊氏尚青此前出使大唐时,方才能够深得陛下赞许,这便是贵主的功绩!我大唐河西陇右,通悉吐蕃语言文字的,不知凡几,而吐蕃贵族中,如当年禄东赞,如今的那囊氏尚青这等通晓汉学的,却少之又少。
贵主当年既然便这么做了,今后又何妨继续这么做?能够有人能和贵主用故乡的语言,故乡的文字交流,岂不是可以排解寂寞?只要有了自己的生活,只要活出了自己的光彩,其余的烦恼总会随之消减!”
话说到这个份上,金城公主只觉得长年以来笼罩在头顶的阴霾消解了许多,一种难言的精气神仿佛从头顶注入了自己的身体。她一推扶手站起身来,欣然对张兴说道:“张郎这一番话,胜似别人劝慰千万言。多亏你此次前来出使吐蕃,来日拜书陛下时,我必定为你请功!”
“本张兴分内之事,贵主言重了。”
听到里头渐渐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而是开始交流两京风土人情等等,尺带珠丹也就没什么兴趣继续听下去了,带着面色复杂的尚青转身离去。等到了那联通两座大殿的铜桥之上,他突然停下脚步对尚青说:“此次的唐使较之上次的皇甫惟明,却又有不同。皇甫惟明来时,正是我不想和大唐继续打仗的时候,他看穿了我的心意,故而能让两国得以议和。而这个张兴……他能够洞穿的,是人心中最深处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尺带珠丹想到自己当年还很小,还是祖母执政时,迎亲那一日第一次看到金城公主的情景。她的皮肤就像羊奶一般雪白,她的头发便如同绸缎那样柔滑发亮,她的眼睛犹如星辰……他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精致美丽的女子。可是,时光一闪而过二十余年,当年的那个小女孩仿佛已经随着老去的年华,一起消失在了他的记忆中。可如今再回顾,那记忆竟然鲜活一如往昔。
尚青有些拿不准尺带珠丹的真正心意,有些不知道如何接口。但他很快就不用烦恼了,因为面前的赞普再次恢复了一贯的冷酷。
“既然公主对这一次的唐使很信服,那就多留他们一段时间,无论用什么办法!在此期间,安西那边且不用提,河陇动向一定要打探明白!我倒要看看,唐使是不是仅仅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