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瑾心里比她难受千万倍,可他无能为力。
***
十九年春,第四次远行,二十年八月回来,这次裴瑾没有再升职,但赏赐不断,裴家逐渐富裕。
二十一年冬天,裴月十五岁及笄,贞娘千挑万选,为她择了一户家世清白的人家,风风光光把她嫁了出去。
鱼丽不算自己出嫁的那一次,这还是头一回围观成亲,锣鼓喧天,鞭炮声响,她抱着小花儿在院子里,想象着那边的热闹。
“也不算很糟,我毕竟也有过。”她把玩着它柔软的肉垫,自言自语。
可她心里还是落寞极了。
嫁了裴月,在二十二年正月,裴瑾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他回来时,成祖已经驾崩,太子继位,已经是洪熙元年了,同年,仁宗病逝,继位的是被后世称之为宣宗的仁宗长子,年号为宣德。
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裴瑾开始生病,请了太医来看,也说不清是什么病症,说是或许是在外染上的,先是咳嗽,再是胸闷气短,慢慢恶化下来。
只有鱼丽知道,这是因为他开始自己服用□□,几年时间,一点点加深剂量,把药当做饭来吃,才能保证自己的病态。
她有点担忧:“你非如此不可吗?万一真的伤了身可怎么办?”
“丽娘,生病可以服药,衰老是没有办法的。”裴瑾用力咳嗽几声,面色苍白,“我这些年升的太快了,是时候抽身了。”
从一开始,他就打算好四十多岁便急流勇退,并不打算稳扎稳打慢慢升,若非如此,怎么会三番五次下西洋去?
他要挣够功劳,获取足够多的财产后,致仕还乡。
“我已经上书乞骸骨,圣上虽然留而不发,应当会派太医来。”裴瑾从抽屉里取出配好的药粉倒入茶水中,慢慢道,“我会病得很重,你不要怕。”
鱼丽点点头。
裴瑾将茶水一饮而尽,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他就吐了血。
第二天,太医果然来了,搭脉看了半天,摇头叹气,开了个方子道:“好生修养,不可费神。”
他在家中养了半个多月,算是能起身了,再次上书,这一回,圣人恩准了。
宣德五年,郑太监第七次下西洋,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裴瑾四十五岁,正式告老还乡,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既然要回姑苏,家里的宅院得卖掉,还有东西要收拾,拖了半个月,才启程坐船南下。
鱼丽从知道要走的那天就开始兴奋了,自从几十年前到了京城之后,她还是第一次出远门,曜哥儿也很高兴,但很不幸的是,他和贞娘都晕船了。
裴瑾原本想借这个机会带他们在沿岸走一走,如此一来,只能罢休。
走了约有一个多月,才到了姑苏,裴瑾早就让人在姑苏买了宅子,和京城四四方方的院子不同,姑苏园林曲折迂回,风景秀丽,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裴瑾因为需要养病,选了园里最清幽安静的一处作为居所,贞娘照旧住正屋,离她最近的院子给了曜哥儿读书,如此一来,鱼丽住的反倒离裴瑾近了。
随着年纪渐长,曜哥儿渐渐长大,贞娘对有些事早已看开,她的生活重心早已从裴瑾变成了裴曜,关于曜哥儿的一切,她事无巨细都一一过问。
但在读书的事上,她是插不上嘴的,都听裴瑾安排。有趣的是,相比于贞娘的上心,裴瑾对于这个过继来的孩子很温和,不是不上心,也不是不关注,只是从不严加要求。
反倒是曜哥儿很知道上进,初到姑苏,也不出门玩耍,日日在家闭门苦读,有不解之处,总是来向裴瑾讨教。
对于自家孩子,裴瑾没有什么藏私之处,他现在有了空闲,自然毫无保留地一一教给他。
但不知怎么的,鱼丽总觉得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有些疏离,曜哥儿或许感觉不到,他对这个从前鲜少见面的父亲是敬畏有加,可鱼丽作为旁观者,看得更清楚一些。
鱼丽有一天和他说:“我觉得你好像是故意的。”
“什么?”
“你和曜哥儿不亲近。”她低头绣着花,“故意的吧,不是亲生的缘故吗?”
裴瑾微笑道:“不是。”
“那是为什么?不要拿你们相处时间短来糊弄我。”鱼丽摔了绣棚,“你有事在瞒着我。”
裴瑾悠悠道:“瞒着你的事可多了,你指哪一件?”
“你!”鱼丽气恼,闷了半天,恨恨道,“算了,瞒着我也没什么,我有什么资格叫你说给我听,不说算了。”
“丽娘。”裴瑾撑着头看着她,“别这样。”
“这样是哪样?”鱼丽冷笑道,“你看不惯我,把我送给别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