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至秦佯装震惊,“这是哪条交规?”
“我定的交规。”花崇收回手,不给柳至秦驳斥的机会,正色道:“别闹了小柳哥,时间紧迫,刚才说到哪里了?”
柳至秦将车窗滑下一半,在冷风中眯起眼,过了十来秒才说,“刚才在分析凶手的动机,和下一个目标。”
花崇脸色略微一沉,“凶手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
“嗯。”柳至秦点头,嫌冷,又把车窗关上,“吕可和罗行善已经遇害了,我们等于是从答案倒推出了问题,这才了解到凶手的作案动机。凶手的思维很极端,且匪夷所思,现在要站在‘他’的角度,猜‘他’下一个目标是谁,这太困难了。‘他’对吕可和罗行善的恨意在逻辑上虽然成立,但‘他’这个逻辑其实非常荒唐,辐射面也很广。照‘他’的逻辑,造成满潇成死亡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吕可接受满潇成的好意,导致满潇成死亡,罗行善耽误时间,导致满潇成死亡。那前一个客人的目的地在市妇幼保健医院附近,满潇成送完这名客人,转头就接到吕可,这名客人是不是也该死?当然该死,如果客人不去市妇幼保健医院,满潇成就不会往那儿开,不会遇上吕可。往更远处推,满潇成车上有一把伞,如果没有这把伞,满潇成就不会去送吕可,就不会死,这把伞是谁给满潇成的,这个人该不该死?也该。还有,吕可曾经告诉华勇贵,当天晚上她之所以不乘公交,而是选择打车,是因为遇上了难缠的病人,感觉特别累,这名患者该不该死?在凶手看来,当然也该死。”
“这就是个逻辑黑洞,其中的每一个‘理’都是‘歪理’。”花崇说:“但对身在其中的人来说,却是‘正确的道理’,越想,就会陷得越深,越容易被说服。凶手认为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他’完全被自己说服了,而杀人带来的报复快感驱使‘他’继续作案,旁人与满潇成之间随便一点细微的联系,都可能成为‘他’动手的依据。”
柳至秦食指曲起,抵着额角,“必须尽快找到满国俊——不管他是不是凶手。”
“满国俊是个关键人物。满潇成没有结婚,母亲向云芳已经去世,要说作案动机,满国俊是最有动机的人。”花崇在红绿灯处拐弯,“如果他不是凶手,找到他,可能也能得到一些重要线索。”
??
回到市局,花崇立马把重案组、法医科的成员叫到会议室,言简意赅地告知了在“金兰花园”、琴台街道派出所了解到的情况。
张贸听得咋舌,“这……这……如果为满潇成报仇就是凶手的动机,那‘他’也太变态了吧?是个疯子吗?既然已经有了明确的事故责任划分,‘他’为什么不去找开发商?不去找物业?杀害吕可和罗行善算什么?暴雨夜,被检查出问题的玻璃从高空坠落,砸死了从下面经过的行人,这是典型的天灾人祸啊!天灾先放一边,人祸摆明了是三方不作为造成,和吕可、罗行善有什么关系?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罗行善虽然轴了些,但也是依照规章制度办事。‘他’有什么理由杀害他们?”
“对一个连环杀手来说,‘理由’只需要说服自己,不需要让旁人理解。”花崇视线在会议室里一扫,语气突变,“但我们必须尽量去‘理解’,因为如果不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赶在‘他’再次动手之前,从‘他’的思维出发,拟出‘他’的目标,就肯定还会有人遇害。现在我叫你们来开这个会,就是想让大家集思广益,分析凶手的心理。张贸说得没错,‘他’就是个变态,就是个疯子,‘他’选中吕可和罗行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认为他俩与满潇成的死有关,却没有得到惩罚。‘他’为什么不找真正负有责任的人?第一,因为那些人已经付出了代价,第二,‘他’暂时没有能力对他们动手。”
徐戡皱着眉,“这种分析不容易进行,凶手对满潇成的了解远超我们,‘他’熟悉他身边的人和事,五年之后才开始实施报复,说不定是用了五年时间来锁定目标,我们可能只能追着‘他’跑。”
花崇“啪”一声放下笔,“那就从满潇成当初供职的出租车公司查起。”
“出租车公司?”张贸问:“花队,你凭什么确定凶手的下一个目标在出租车公司?”
“我不确定。”花崇摇头,“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无非围绕着家庭和工作单位。凶手下一个目标是谁,根本说不清楚,随机性很大。但与满潇成接触最多的除了家人,那肯定就是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