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世不愿意让嘉措喇嘛走,可是嘉措喇嘛真走了,他也不是很担心,照旧的终日和普嘉在山中游荡消遣。春日的山中谷地内风景是十分美好的,尤其是在清晨时分,辽阔的原野上霞光万道、碧草连天,那情景真可以入画了。
这一日下午,穆世坐在树荫下的一块大石头上,饶有兴味的听普嘉讲述往事。他的回忆仍然是零散而混乱的,所以普嘉无事时就会引导他追忆一下似水年华——当然,只追忆好事,不愉快的过往还是就此忘掉得好。
“您那时候虽然还是个少年,不过已经非常聪明能干,性情又是那样的和蔼慈善,所以老爷非常非常喜爱您,一定要送您去欧洲读书。当时这在布确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因为它不是有钱就可以做成的,首先……”
普嘉握住穆世的手,讲话时的语气悠然而神往,好像一位讲古的老人,话语中的那些情景还能历历在目。其实这也不过是他的耳闻而已;他十四岁来到穆家时,穆世早从英国回来继承了家业,并且已经开始了和基沙尔的对峙。
在一个十四岁的牧民儿子眼中,那时的穆世显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年人,双方简直就不在一个辈分上。幸而他很快的成长起来,又出落的那样白皙俊秀,不知不觉间就成了穆世身边的宠儿。关系一密切,双方间的感情和感觉也便随之起了变化——当然,是小变化,小到双方都无心去细想。
普嘉毫不厌倦的继续着自己的讲述;而穆世也听的饶有兴味。普嘉的话好像一本徐徐翻开的旧书,情节都似曾相识,即便太久未读,有些忘怀;可是稍加提醒,便能立刻恍然大悟的回想起来。
普嘉记性好,细微小事都能讲的清清楚楚。不过有几个人他是从来不提的,首先就是楚邦妮。
除了楚邦妮之外,还有昆迪娅、基沙尔等等。至于余下家人的下落,穆世问起来,他就说“在战争中死去了”,也并不肯多答。
他不提,穆世也不提,这两人心照不宣的把那一段历史自行删掉了。
谈话进行了许久,后来穆世摇头道:“今天不听了,你讲的太久,累。”
普嘉盘腿坐在他脚边,听了这话就笑道:“我也没得可讲了,都讲完啦。”
穆世把他的手牵到膝盖上,忽然笑微微的转移了话题:“喂,给我弄点吃的吧。”
普嘉笑了——如今山中越是没得吃,穆世越是馋嘴;幸好近来开始有山下的小商贩们赶着牦牛驮了商品上山兜售,可以花一点钱从他们那里买些劣质糖果回来。
连滚带爬的站起来,他一边摸着裤兜里的零钱一边笑问道:“你留下来等我,还是我们一同去?”
穆世摇着头,微笑答道:“我在这里等你。”
普嘉知道他这是在犯懒,便笑着转身要走——步子还没迈出去,他又回身弯下腰,在穆世的额头上亲了一下:“我很快就回来!”
穆世抬手在他肩膀上推了一下,也没说什么,神态亲昵如同在撒娇。
时间已经临近傍晚,商贩们在山中游荡一天后,也就都络绎的赶着牛马下山回家。普嘉在山谷的牧民聚集处好一顿寻找,才在一个卖糖的小孩子那里买了一些本地自制的麦芽糖。这东西显然是不合乎他的要求,所以他拎着那点脏兮兮的糖,在此处流连着不肯走,想要弄一些好点的食物回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末了他又买到了一篮子水果。水果和糖在品质上都不怎么样,不过加在一起也是一小堆,总算是聊胜于无。
在拎着篮子回归的路上,他那心情颇为惴惴,怕穆世见了自己这点战利品要大失所望,同时又在暗暗叹气:“唉,就给他吃这种东西啊……”
穆世现在并不挑拣抱怨什么;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很匮乏,虽然每天的消遣就只是漫山遍野的散步晒太阳,可依旧总是高高兴兴的——他从来都没有这样长久的快乐过。
普嘉没有在树下看到穆世。
大石头旁边的野草被凌乱的踩踏了,除此之外也再无其它异样。普嘉放下篮子,一颗心骤然就悬到了喉咙口。
“少爷!”他向四面八方的大喊了一通:“少爷!卢比!”
他慌张起来,手足无措的向前跑了两步,随即又改了方向,踉踉跄跄的向不远处的寺庙跑去。
寺内也没有穆世的踪影。
僧侣们停止了晚餐,各自提着灯笼和手电筒冲进苍茫暮色中,焦虑的呼喊寻找着穆世。
午夜时分,依然停留在外的普嘉靠着一棵大树站住了,终于在忍无可忍的煎熬中压抑着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