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谋微微一愣。
凌子悦却笑道:“兵符不过一样东西,一个信物。可这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君令怎会不及兵符?”
凌子悦此言意在提醒张书谋,更是提醒云澈,哪怕镇国公主死死握住兵符,只要云顶王朝将士对云澈马首是瞻,镇国公主的兵符也不过摆设而已。
“臣张书谋有十分把握!”
云澈笑了,目光已经穿海翻浪,“朕就命你为大将军,明朔为副将,前往北疆,要让戎狄的左将军知道何谓天高地厚!”
离去之时。张书谋与凌子悦并肩而行。
“凌大人,有时候书谋不是很明白。”
“哦?张大人才思敏捷,天下之学无所不闻,有什么能让张大人想不明白的?”凌子悦笑问。
“也许书谋的文辞在凌大人之上,但若论国策政论,书谋自问不如大人。大人常伴陛下左右,一直支持陛下强军建制对峙戎狄,可陛下却偏偏遣书谋前去,这是为何?”
凌子悦抿唇一笑,眼中有几分落寞一闪而逝,“自是因为张大人乃实干之人,不似凌子悦只知空谈。”
“凌大人这般自嘲,倒是令书谋无地自容了!”
凌子悦抬头向往云际,若自己身为男儿身,云澈就不会如此顾忌了吧。
明朔临行前,坐于家中,轻轻擦拭着一支箭羽,他的目光随着箭身流转,停留在锐利的尖端。手指缓缓转动,布巾一寸一寸擦拭而过。
“大人,凌子悦凌大人来了。”
“凌大人?”明朔放下箭,站起身来。
凌子悦负手来到明朔身边,“怎么了?见着我来了反倒打扰你磨兵利器了?”
“不是……”明朔微微一笑,将那支箭收起,包入布巾之中。
“诶?这箭你还要包起来?”
83、君命大于军令
明朔笑而不答,“子悦兄是见明朔要前往北疆了,有话前来嘱托吧?”
“是啊,明朔你是谨慎之人,我本没什么需要对你说的。但思来想去,还是来了。此去北疆,山高水远。我什么都不担心,只是会冀、绍二郡远离帝都,怕君命不及军令,到时候望明朔你能当机立断,切莫犹疑。”
明朔低头沉思了稍许,回道:“明朔明白了,当以权宜行之。”
凌子悦知道他听懂了自己的心思,放心地点了点头。
“你可知道子悦有多羡慕你。这辈子我怕是再没机会离开帝都了。”凌子悦叹了口气,江北只怕将成为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陛下信重大人,自然希望大人能够常伴身边。”明朔知道凌子悦的心思,只得这般出言安慰,
待到凌子悦离去之后,明朔方才将那支箭羽再度取出,他垂下头来略微一笑,“既然你不能远去,我就带上这支箭去吧。”
于是,张书谋与明朔奉天子旨意前往冀郡,次日早朝,云澈接到凌府奏疏,紫金大夫凌子悦头风发作,疼痛难忍,望陛下恩准在府中休养。
云澈心中一顿,凌子悦竟然病了?早朝之上,云澈不动声色。
待到退朝,云澈便迫不及待唤来卢顺,“替朕准备马车!朕要前往凌府!”
“陛下……若是要看望凌大人……大人并不在府中。”卢顺语调平稳,心中却忐忑。
“什么?她……”云澈骤然明白过来,怒道,“朕派到她府中的禁卫呢?竟然没有看住她吗?”
“凌府中的禁卫已经追出去了,凌大人怕是追赶张大人和明大人了。”
“她出了帝都了?”云澈握紧拳头,咬牙切齿。
“回陛下,虽然已经命帝都城门守军一旦遇见凌大人必定要拦下她,可是……城门守军严加盘查,可并未见过凌大人……”卢顺额角冷汗落下。
云澈目光沉冷,他明白凌子悦是如何避开城门守卫了。只需一袭素衣裙衫便可,有谁能想到马车中的女子会是当朝的上大夫?
“陛下……这是凌大人留给您的书简。”卢顺将一支竹简递送到云澈面前。
云澈的手指抚过深陷入竹简中的字迹,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望陛下容子悦任性一回,子悦叩首。
她鲜少求他,云澈知道自己若是不允,即便强行将她带回来,她也不会安乐。
“命人在前去冀郡途中寻找,若实在找不到她,就与张书谋明朔一行汇合,嘱咐张书谋他们一定要保护好她!尽快将她送回来!”
“是!”卢顺缓缓后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