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颜子廉口气紧迫,甚至没让燕思空说完一句话,“他走了就走了,无伤大体。”
燕思空和封野对视一样,因为颜子廉的样子太不寻常了。
颜子廉重重换了一口气:“今日,谢忠仁不知从哪处找来了一个传说是不出世的大师,说降雷是不祥之兆,因太后之凶礼礼数不周,上天降怒,恐会伤及国祚。”
“简直一派胡言。”燕思空冷声道,“这劳什子大师妖言媚上,也该拖出去斩了!”
封野皱眉道:“陛下……信了?”
颜子廉凝重道:“不好说。”
俩人都等着颜子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们知道,下面的话才是正题。
“无论陛下信不信,陛下已决定要将太后之丧礼升为国丧。”颜子廉看着俩人,语气沉重,“明日就要下旨,一要迁墓,二,要千里之内的所有藩王,即刻回京吊唁。”
俩人顿时双目圆瞪,一股寒意直冲入体内,脸色瞬间煞白。
颜子廉闭上了眼睛,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这恐怕是陛下与谢忠仁设下的计,利用此事,昭靖远王回京。”
封野握紧了拳头,有些无力地争辩道:“我爹是异姓王。”
“异姓王也是王。”颜子廉沉重道,“没想到躲过了京察,又迎来了吊唁,这次封将军若再拒绝回京,便是第三次了,我恐怕……”
燕思空只觉大脑有短暂地空白,心头也慌乱不已。
是啊,若这次再拒不回京,便是第三次了,一次是庆功大宴,昭武帝暗下中旨,一次是京察大计,按律封剑平该回京述职,这一次,就算是有万千借口,就算昭武帝再软弱昏庸,也不可能容忍一个明摆着有反心、更有反力的臣子,刀架在了脖子上,谁能安然处之?
何况,即便昭武帝能忍,群臣也不能忍,天下人亦会口诛笔伐,手握重兵而拒不回朝,定是意图谋反啊!
封野拱手道:“阁老,如今该怎么办?”
颜子廉摇摇头:“明日就要下旨了,陛下意已决,不可能收回。”
“我爹若回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现在不必惊慌。”颜子廉道,“只要封将军回来,向陛下表面忠心,陛下也不会过于为难,毕竟大同还要依仗封将军,只是大同军备,是必定要削减了。”
燕思空眯起眼睛:“老师,若靖远王回京,真的仅是削减军备吗?我担心……”
颜子廉抬起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陛下并非冷酷之人,也不会是非不分,何况封将军是功勋名将,陛下此举,就是为了削减大同军备,拿回部分兵权。”
封野咬牙道:“大同养的三十万重兵,并非白养的,没有他们,如何守得住边关二十余载?削减军备,岂不是自毁长城?”
颜子廉摇着头,苦笑道:“陛下不会考虑这些的,他只知道瓦剌元气大伤,大同不如从前那般紧张,岂会继续养着那么多兵马?”
封野脸色阴沉不已。
燕思空拱手,恳求道:“老师可否再去规劝陛下?昭藩王入京,实在是兴师动众。”
颜子廉摇头:“圣意已决,我说什么都没用了,陛下此举,针对的就是靖远王。”他看向封野,叹息道,“世子,让封将军回京吧,为今之计,只有交出部分兵权,方可令陛下安心,难道封将军真的要忤逆圣旨吗?”
封野抿着唇,没有说话,只是额上青筋暴凸,显然心绪十分烦乱。
颜子廉站了起来,语重心长道:“老夫身为内阁首辅,一心只望国泰民安,封将军乃我大晟第一功臣,封家又要在未来辅佐新主,若封将军回京,老夫用这条命起誓,定会维护封将军,削减军备一事,也会为封将军据理力争。”
燕思空在一旁看着颜子廉与封野隔空对视,那是一场无声的较量,而二人心中都是波涛澎湃。他明白和理解颜子廉的立场,但他心底有个声音十分清晰地告诉他,封剑平绝对不能回来。
言尽于此,颜子廉便先告辞了。
他一走,燕思空就颤声道:“殿下若回京,恐怕凶多吉少。”
封野垂眼看着地面:“怎讲?”
“你心里明白,从殿下大败瓦剌的那一刻起,陛下就已经容不下他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史不绝书啊。”
封野的眼神变得阴冷:“可颜子廉信誓旦旦。”
“既然陛下意已决,老师定会规劝殿下回朝,他不可能看着边将谋反啊!可殿下一旦回来,倘若真出了事,老师也未必救得了。”
封野抬起头,沉声道:“我也不希望我爹回来,我也担心出事,可也不能公开抗旨啊,你可有良策?”
燕思空来回踱步,深秋寒雨夜,他急得额上都冒汗了:“没有别的办法,殿下要么回,要么不回,不过这两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