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对曹家,没有康熙那么深的感情,也没有妻子那么复杂的执念,他只就事论事地一看。满朝官员是越来越[哔],这一点大家都有所察觉的,在某个范围之内,谁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就是东宫,也会收到门人的孝敬。经历过自家财政危机的皇太子颇知其中门道。
织造本就是肥缺,曹寅等与皇帝关系又颇为密切,还有些秘密任务,过得富足一点,在胤礽看来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曹家不惹到他,这些事情看在康熙的面子上、看到曹家对他尚算恭敬的态度上,他也就当不知道了。
经淑嘉一说,胤礽才注意到曹家有些出格了。不怕你贪,贪点是常态,这没关系――就怕你出格!这一出格就不好办了。由此胤礽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曹家似乎还没有醒悟?这可麻烦了。
国家财政是个什么样子、吏治又是个什么样子,胤礽还是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这个国家就没有哪一年是全国无饥荒的,这个国家的官员清官不是没有、贪官却在大面积滋生。
隔阵子必有一处边民或者别的什么人作乱一下,今年红苗的事儿才刚有眉目,这红苗都修理了两三年了!为平叛花了多少银子了都。为什么会这样乱?吏治不清、税赋渐重,人家受不了了,不想在沉默中死亡只好在沉默中暴发。
清吏治、开财源、查亏空,这是胤礽心中定下的几项政治任务。眼下却没有条件去做,康熙的目标是维稳,老人家上了年纪了,喜欢天下太平,而且……又有一点想平稳交接政权的意思,他不能允许有不和谐音符发出。胤礽只能窝着。
此事只能留在以后来办。然而曹家被太子妃提了出来,无疑使胤礽看到了另一道障碍。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不假。还有一句话,叫做“三年无改父道”。
你可以不用你爹的旧人,让他们回家抱孩子。但是你要翻旧账、让人家连孩子都抱不成,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不处置,就由着他们侵蚀国家肌体?那都是自己的钱啊!处置,那就是天性凉薄,不顾老臣对你父亲的贡献。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名声与实惠难两全,愁煞鱼与熊掌想兼得之人。
胤礽把后槽牙磨得咯咯响。TMD!他还不能“提醒”,他一“提醒”呢,就有“警告”的意思。潜台词:你小子老实点,再不老实,等我上台收拾你……在这节骨眼儿上,这不
是找仇家、逼人跟康熙诉苦么?
不行,他得去查一查这样的“老臣”还有多少!我不想赶尽杀绝,你们也别把事情做绝啊!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才行么。事情实在棘手,就只好……借刀杀人了。他不能做的事情,交给他汗阿玛去做,就容易得多。
只是,汗阿玛估计不愿意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名声……
胤礽思忖半晌,觉得有必须跟二舅子庆德聊上一聊。由御史上本参一参曹家的亏空、生活奢侈,给康熙提个醒儿才好。胤礽相信,这种事情康熙大约是有办法把它控制在一个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的。只要进了圈儿,胤礽也就计较了。
去年庆德没好意思抢一个随驾的名额,今年却是在名单内的,大好的条件。
所以说,都察院是个好地方。
打定了主意,胤礽才把心思放到即将到来的出行上。
康熙本次出行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决定皇太子一家一直随驾,令其余皇子轮流驻京办事。头一拨随驾走的有皇太子、皇四子、皇十三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而皇太后则携部分宫妃移居畅春园避暑。
与此同时,诸皇孙在年龄线上的,也都要随驾而行。这样除了太子家的三个儿子弘晰、弘旦、弘樱胤A家的弘昱、胤祉家的弘晟、胤祺家的弘N、胤胤v家的弘曙也都要随驾。共是七个皇孙,人数还不算多,还能都跟着去,要是再过几年,皇孙们都长成了,只怕轮班都轮不过来。
弘晟、弘N、弘曙的父母要等两个月后才能过来,康熙便令太子妃代为照管。比较棘手的是弘昱,他也得了康熙的允许随驾,也被康熙派给太子妃照看。
淑嘉身上的压力倍增。
胤礽于出行前给淑嘉做思想工作:“你对弘昱也要如对旁的侄儿一般,甚至要更好。这几个月,弘晰、弘旦什么例,他就是什么例。”絮絮叨叨说了不少。
淑嘉心说,这个似乎是我之前提醒过你的啊。还是点头道:“他还是个孩子,我就是心里不痛快,也不用跟个孩子过意不去。我一向都嘱咐弘旦弟兄几个,弘昱是他们的堂兄弟,不迁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