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坤宁(13)
满屋的太监宫女这才闭上早就张成“O”型的嘴,齐齐跪下:“奴才(婢)告退。”
“嗯。”
看着太监宫女鱼贯而出,华后捂脸:天啊,刚才忘了他们还在了。
昭明帝拉下她的
手,笑:“你害羞啊?”
华后不答,夺回手,继续捂脸。
昭明帝再度拉下她的手,看着红扑扑如苹果般的脸蛋,心旌摇曳……
红烛罗帐,满月良宵。
华后的一滴泪滑落。
她知道:从此那袭青衫,只是藏在梦里的过往。
作者有话要说:改了下错字。
顺便说明:文里“马掌”、“大姑”两副对联非原创,是流传的古今名联,原作者可百度:)
☆、琼林盛宴
每年科考后,宫里都会设宴招待高中的士子,一来是庆贺之意,二来皇帝在他们上任前亦可叮嘱一二。是为琼林宴。
今年的琼林宴,光彩最盛的自然是陆子衿——新科状元,天子门生。
宴席上,刚刚高中的士子们红光满面、频频举杯。
特意被请来陪席的张子龄和白云飞等人,也跟着喝了不少。唯有右相顾回,一直含笑以茶代酒。这是他的习惯。
昭明帝坐在王座上看着这一切,含笑抿酒。他喜欢这种氛围。自他登基后,让朝堂上下亲如一家,就是他不变的追求。
古来君王皆寂寞,都因君臣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他没有这种寂寞。
古来朝堂不和,都因各自为政。但是乌国也没有这种隐患。
因为昭明帝经常会把他们聚在一起,不论官位高低、不论年龄长幼,皆随意玩笑,痛饮尽欢。男人建立友情其实很容易,一场场歌舞看下来,一坛坛美酒被喝干,满朝文武也自然日渐亲密。甚至在昭明帝的鼓励和带动下,大臣们经常兄弟相称。
比如顾回张子龄虽差了近四十岁,却知交莫逆、亲如兄弟,被百姓传为佳话。而昭明帝对兵马大元帅白云飞,私下也一直是以哥唤之。
短短两年,这个刚历两世的朝廷,竟渐渐散出空前的亲和之气。
老丞相张子龄曾经对顾回说,你很幸运,辅佐了一位旷世明君。因为纵观青史,从来没有哪个人主能令上下和睦一心至亲如一家……本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昭明帝,也是一位独特的绝世君主。张子龄绝对相信:这个王者嘻笑随意的背后,是敏锐通达的智慧。
等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昭明帝才笑着举杯:“众爱卿,我们共饮此杯。”
他笑:“然后朕宣布你们新上任的官职。”
“敬陛下!”群臣举杯,“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昭明帝撇嘴一笑:“‘万寿无疆’在上次朕的寿宴上不是祝过了么,怎么还是这句?”
他含笑看了看顾回:“顾相你偷懒啊,读那么多书就不肯另想个新词么?”
顾回微笑:“陛下,今日的祝词可不关微臣的事,臣是跟着张大人喊的。”
“呀。”张子龄愕然,“微臣是先跟白元帅商议的。他说还喊这句!”
“老头你好不讲理,你倒是几时和我商议过?”白云飞放下酒杯,笑着反驳。
“呀,难道没有么?你进宫时我就问你要不要还照旧喊祝词,你答应了。”
“我答应了?”白云飞似乎毫无
印象,“我如何答应的?”
“你说‘嗯’。”
“我……”白云飞无语凝噎,“好吧,我答应了。”
简单一个“嗯”字,是答应,还是随口一哼,只怕是说不清的。
众大臣都笑,他们对张子龄这种装傻充愣推“责任”的段子早就屡见不鲜。士子们倒是第一次看到皇帝和丞相元帅上演这种戏码,颇觉有趣,也对这个朝堂更感亲切了。
昭明帝笑着摇头:“好吧,下次记得换个词。”
说罢,仰脖饮尽杯中酒,照杯。
众臣跟着饮尽杯中酒,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昭明帝笑着举手示意:“宣旨。”
一个太监闻言上前,展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榜眼沐恒为扬州刺史;封,探花……”
一路念下来,每个人都有了官职,唯独漏了状元陆子衿。
陆子衿心头不解。
昭明帝却笑着起身:“经过朕与两位丞相商议,准备学古朝,再添一个官职——侍中。也就是只听命于朕,为朕出谋划策的随身谋士,不用上朝,可自由出入宫门。”
他笑看陆子衿:“这一届的状元郎陆子衿,将会是朕的第一位侍中。”
众臣都道恭喜。皇帝肯为他新设官职,想来这个陆子衿他日必成朝中新贵。
陆子衿手中的酒杯却“叮咚”掉落。
因为他听到了那句“可自由出入宫门”。
昭明帝自然不知他那些心思,又一路笑着喝至宴席结束,才拉着白云飞离开,说是有事。
张子龄看着他急匆匆拉着白云飞而去,不无担忧地小声问顾回:“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能有什么事。”顾回轻啜一口清茶,有些淡淡幸灾乐祸地笑,“想来是吟香公主回来了。”
“噗!”连年老持重的张子龄,也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却说华后在宫里闲得无聊,便约了几个宫女打马吊。
堂堂皇后正襟而坐,摸着马吊连碰带吃,打得也是不亦乐乎。几个宫女先是惴惴不安怕违了宫中规矩,后来跟着她越打胆越壮,也来了兴致,玩得颇为投入。甚至连远远传来的“陛下回宫”都没听见。
直到乾清宫门口的太监扯着嗓子高呼“陛下回宫”,才惊得停下搓马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