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338)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谁知洪承畴竟命士兵从城上将他们射杀,视为走狗叛徒,一些士兵再次负伤逃回清军阵地,眼看着兄弟们死在自家人的弓箭下,他们心灰意冷,决心投降大清。

这件事上,皇太极也不过是收了百十来个明朝士兵,且伤残居多,不足以成军,可此举大大动摇了明朝军心,洪承畴麾下已分战降两派,加之松山城很快将弹尽粮绝,攻城决战,只在朝夕。

秋风萧瑟,九月匆匆而来。

北寒之地,入冬极早,没有粮食果腹的明朝军队,即便能熬过这个冬天,来年开春,也将耗尽气数。

皇太极眼下考虑的,便是主动攻城,还是将洪承畴及其部下活活耗死。

然前者有冒进吃败仗的风险,后者则恐损了自家士气错过天时地利,一时犹豫不决。

这日他与多尔衮策马到阵前,远望松山城,问多尔衮:“打不打?”

多尔衮抱拳:“打!”

可一旁的济尔哈朗忙道:“皇上,洪承畴狡诈多谋,只怕他真正唱一出空城计,但空城不空。”

皇太极一笑,跳下马来,众人也跟着纷纷下马。

他仿佛自言自语:“朕曾在书房里,与庄妃一同听范文程讲空城计。彼时庄妃嗤之以鼻,说司马懿那个老奸巨猾,麾下十几万大军,就算提防城中埋伏,不敢冒进,他们只管围着不动,困也把诸葛亮困死了,何必掉头就走?她说这段传说,只怕是有失偏颇。”

多尔衮听得发怔,心中羡慕玉儿竟然能和皇太极谈论这些事,但皇太极心中则正惋惜,那段安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雅图早嫁一事,他真正伤了玉儿的心。

济尔哈朗则附和道:“庄妃娘娘明见。”

皇太极摆摆手:“明见的并非在此,而是她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司马懿又岂是泛泛之辈。曹魏对蜀汉,司马懿对诸葛亮,诸葛亮死,蜀汉将亡,不打仗了,他司马懿也就无用武之地。他不急着杀诸葛亮,是给自己留时间铺后路,你们想想最后结果怎么样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想象,区区一个后宫妇人,竟然能有这般见解,不信的人,都觉得那是范文程的话语,叫庄妃学了去,在皇帝面前讨巧邀宠。

多尔衮则道:“司马懿对诸葛亮,或是有此一说,那洪承畴怎能与您相提并论?”

皇太极笑:“他自然不配,可朕也不想他死,他能让你们吃败仗,这样的将才若为我大清所用,我八旗军队必定如虎添翼。但那样的人,气节极高,轻易难劝降,朕已经想好了,怕是只能为他收尸。不过你们且记着,洪承畴就算死了,也不能让他死,朕一定要他‘降’。”

是攻是围,一时没有结果,众人从阵前归来,各自回营休息。

多尔衮刚到营帐,便接到齐齐格的家信,他半生戎马,齐齐格甚少主动来信,若来信,必有急事,多尔衮立时看了信,不禁眉头紧蹙。

“福晋如何说?”多尔衮问送信之人。

“福晋不等您的回复,福晋只说,请您自行斟酌。”信使应道。

多尔衮将信攒在手心,把人打发了。他在帐中闷坐许久,一时无法决断。

皇太极若为海兰珠奔回盛京,军中士气必然动摇,将士们舍命作战,皇帝却只想着他的女人,如何服众?

即便多尔衮有心让皇太极赶回去,也不能不以大局为重,可偏偏……若是齐齐格求他,这件事他宁可装作不知道,但眼下,是玉儿求齐齐格来求他,是玉儿……

盛京皇宫里,海兰珠的身体虽无起色,可她安宁平静,有想要活下去的信念,体内元气缓缓地养着,没有被迅速抽走。

虽然生命明眼可见地每一天都在消失,但也每一天,都能在她的脸上看见笑容。

淑妃过去得海兰珠姐妹善待,心中感恩,如今没有别的事能帮忙,便是每日带着她的小格格,在皇宫摘一束花草,说是想让海兰珠也看看秋日光景。

今日淑妃又将鲜花送来,大玉儿接过,进门来换花瓶,桂花香熏得满室香甜,海兰珠从梦中醒来,笑道:“闻着香气,馋了,想吃蘸了桂花蜜的粘豆包。”

“那敢情好,这就让苏麻喇去做。”大玉儿欣然,到门前吩咐苏麻喇去做点心,转身,便见姐姐凝望着瓶中的桂花枝。

桂花娇小,不能簪发,大玉儿便走上前,折下一整支花枝,笑着走到炕边,轻轻为姐姐簪在发髻上。

海兰珠虽然久病,每日晨起,依然会让宝清为她梳头,即便不戴翠玉,也是整整齐齐,衣衫洁净。

“做好了送去给福临吃些,也别叫他多吃,怕顶住了。”海兰珠道。

“你就怕我饿着福临,难道我是继母后娘吗?”大玉儿嗔怪,“皇上可是说了,书房里不许吃点心,他们还缺一口吃的吗?”

海兰珠不依:“福临长身体呢。”

大玉儿只能答应,说等福临下了学,带他来关雎宫吃,让姐姐亲眼看着吃,免得回头说她虐待孩子。

海兰珠则问:“福临上书房大半年了,学了什么吗?他还那么小,笔杆子也拿不利索。”

玉儿道:“眼下不图学什么,学规矩学收心,背的诗词也都是不懂意思的,学个模样罢了。”

“哦……”海兰珠欲言又止,休息片刻,喝了汤药后,还是忍不住问,“玉儿,上回你教我在皇上面前说的话,明朝那个福王,是个什么人?也是皇子吗?”

大玉儿不知道姐姐为什么对这号人物来了兴致,便随口应道:“那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儿子,如今的崇祯皇帝是他的侄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