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梁祝系列3《S市连环杀人事件》+番外(11)

作者:尘夜 阅读记录

霍勘正法医在他的记录里这么写:「我因私人兴趣,曾三度与之会面。这名少年苍白、瘦弱,在言谈中显著表现出对『2.20事件』的兴趣而没有丝毫遮掩,他屡次表示自己是一名侦探小说迷,并且希望可以破获一起类似『2.20』的大案。但与之孩子气的言语表现不同,他的神态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超乎年纪的老成与稳重,他的眼神时常让我以为自己是在与一名年岁远较我年长的智者对话,而非一名年仅十二岁的国小六年级学生。然而,他会否是凶手呢?」

看到这里,郑枚试图将自己傍晚时分接触过的唐青与霍勘正法医记录中所描述的那名少年联系起来。苍白瘦弱的少年骨胳显然已经不存在了,郑枚所见到的唐青拥有一般成年男子的体格形态,身高大约在一七八左右,算是中等偏高身材,身板的确是有些偏瘦,但却并不羸弱,短发,没有酒吧老板惯有的花哨或另类,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普通到所有五官都不具备让人一眼记住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并非错觉,这显然不包括自己见过的那对变作血红色的眼睛。

郑枚翻过一页,在背后出人意料却是霍勘正法医手绘的一张肖像素描,从轮廓来看,这无疑正是唐青少年时期的模样。正如霍勘正法医的描述那样,少年时期的唐青拥有一张苍白、削瘦的面孔,这从两颊突出的颧骨和尖尖的下巴可以看出,比起现在的长脸,当时的几乎可以算是一张倒三角脸,五官拆开来看依旧是普普通通的样子,但不知为什么,当所有的部分组合到一起,却莫名透露出一股别样的氛围,就像有一股稀薄却显著的氤氲之气正透过薄薄的纸张慢慢浸染过来,丝丝缕缕地渗入到空气中,将郑枚柔和却不容拒绝地悄悄包围一样。

郑枚不自觉地搜肠刮肚来寻找可以描述这种氛围的形容词,想了很久,想出来一个字——「妖」。

这名少年长着一张「妖」的脸!

郑枚在意识到这个字的第一时间也不由得吃了一惊。这种类似《聊斋》的联想对于以寻找事件真相为业的刑警而言无疑是个笑话,所以,郑枚笑了起来,但随即却又马上自己止住了笑,他想到了唐青在下午跟他开过的那个玩笑:『你信不信,其实我是个妖?』

的确,如果所有事情从「妖」的世界、「妖」的角度来出发便能轻松解决。因为是「妖」,所以能够犯下如此残忍的罪行,在仅仅只有十二岁的年纪;也正因为是「妖」,所以能够在事后将一切撇得干干净净,不让警方抓到一点把柄;还是因为是「妖」,所以可以有一双血红色的眼睛,可以让阅人无数的霍勘正法医产生与自己对谈的乃是一名老者的错觉。但是,唐青既有父亲也有母亲,唐秉正夫妻的存在是一个不容推翻的事实,唐家的家族史往上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其中并无一例特殊。没有任何事实证据可以证明唐青是个妖,他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天降祥瑞或是山崩地裂,他也没有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过任何一丁点不同于常人的特点,他智商普通,成绩平平,像一般男孩子一样过日子,迷恋看动画片、打弹珠、欺负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唯一的特点就是饭量小点,以致于曾经因营养不良而贫血,这也是霍勘正见到他的时候,他是那么一个苍白、瘦弱少年的原因。

在「2.20案」发生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意识到唐青的与众不同,直到那本厚厚的剪贴本出现在王警官的视线中,他也只是在办案刑警眼里树立起了一个「将来立志做一名专抓坏人的伟大侦探」的天真少年形象。唯一只有霍勘正法医察觉到了他的与众不同。从那些被记录下来的对话与批注中,郑枚同样惊奇地发现当年唐青对霍勘正法医所表现出的显著不同。

「于铮是你的同学,他被害了你知道吗?」——这是霍勘正法医与唐青的初次对谈记录,当时霍法医因为知悉了唐青的情况而对他产生了一点小小的私人兴趣。

「知道,以前来的王警官说过,我也从报纸上看到了,报上说他是第四个受害者。」

「你喜欢看报纸?」

「算不上喜欢,但那可以帮助我了解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些什么。」

「你最后一次见到于铮是什么时候?」

「他被害前一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三日下午,我们在球场踢球,他说晚上想溜出去玩玩,最近老被关着太闷了。」

「他有没有跟你说他想去哪里玩,跟什么人玩。」

「没有,确切地说,我们只是校友,其实并不熟。」

霍勘正法医在此处批注,唐青神情平静,对答如流,态度诚恳,但用词遣句,过于老道和精准,显然与年龄不符。

「听说你在关注『2.20案』,还做了一本报导剪贴本?」

唐青很顺从地将自己做的剪贴本交给了霍勘正法医查看。令人惊奇的是,整本簿子中的报导被剪贴、整理得井井有条,依照时间顺序,对每一个被害人的相关报导都进行了纵向时间轴的排布,并用红笔圈出了一些关键词汇,包括发现地点、陈尸状况、披露的法医观点、警方观点等,在最后的部分,则对所有受害人进行了横向的比较,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警方未曾考虑到的层面。比如,在警方专案组的黑板上也有一张S市地图标示了所有尸体的发现地点,而唐青在以上之外还标注了所有被害人的家庭住址所在点、学校所在、经常活动的范围,并各自用不同的颜色来进行了区分,似乎在试图研究犯罪者选择被害人的地域因素,此外,他对所有被害人的年纪、身高、出生年月、性格,乃至喜好都进行了私下的搜集和整理,也不知道他都是从哪里获得这些讯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