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封疆(179)

作者:唐知非 阅读记录


谢央沉吟片刻,任由朝臣争执,终是缓缓开口:“张卿之言,朕心领神会。但大梁之基,在于民心;大梁之魂,在于不屈。若我辈今日弃城,他日何以面对先祖,何以告慰苍生?”

“陛下所言极是!”肃亲王挺身而出,他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儿臣愿与陛下共赴国难,誓死守卫旸谷城!”

此言一出,犹如战鼓擂响,群臣皆起,高举双手,齐声高呼:“誓守旸谷,誓守大梁!”声音响彻云霄,激昂之情溢于言表。

新任羽林军大将军卫霆骁,英姿飒爽,挺身而出,声若洪钟:“陛下,末将愿率残部,誓死守卫旸谷,直至最后一息,绝不退缩!”

肃亲王嘴角微扬,心中暗自得意。卫霆骁是他向梁帝举荐的,皇上若能重用卫霆骁,自然也是看重他。

梁帝环视四周,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与决绝。他觉得有此等忠臣良将,他大梁怎么可能输?

他不敢去想那令人胆寒的可能性——万一没守住,他的大梁岂不是要亡国......?

太子见状,急欲请缨:“父皇,儿臣虽不才,亦愿随军共守旸谷,保卫父皇安危!”

梁帝见状展颜一笑,露出了几日以来第一个笑容:“晦儿有心,可你成日围在朕身侧,哪懂带兵打仗?还是让你弟弟来吧!”

“儿臣遵旨!儿臣与凌安共守父皇,万死不辞!”太子恭敬答道。

“好!朕便与尔等同心协力,共守家园!”梁帝一挥衣袖,豪情万丈,“即刻传令下去,全城动员,加固城墙,筹备粮草,我们要让敌人知道,大梁之地,虽历经战火,却绝非轻易可破!”

宣政殿内,无限热血与决心在顷刻间被点燃,群情激愤,如同狂风骤雨,几乎要将整个大殿的穹顶掀翻。众臣们眼中火焰跳跃,闪烁着不灭的斗志,他们的誓言交织在一起,化作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激荡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激荡着每一个在场之人的心。

在这股激情的浪潮中,似乎连空气都变得灼热。一瞬之间,战争便成了如此简单的一件事,仿佛只要参与者的决心足够强大,便能成功击退来势汹汹的敌人。

右相张呈林不禁叹了口气。

夜幕低垂,旸谷城城门附近,欧罗军的烈焰如狂龙肆虐,舔舐着城门,黑烟滚滚,将天际染成了墨色。

梁军没有足够的城防兵力能够部署在旸谷城外围,为求万全之策,谢央下令舍弃旸谷城外围,所有可用的战斗力撤回皇宫之内。百姓们虽被下令即刻撤离旸谷城,却仍有许多不愿抛弃故土的百姓心存侥幸,留守家中。

皇宫之内,厚重的宫墙仿佛成了与世隔绝的避风港,众朝臣携家眷涌入,齐聚一堂,誓要共生死荣辱。

护城河上的钓桥被高高吊起,重门紧锁,瞭望台上烽烟四起,巡逻的士兵来回穿梭,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紧张而肃杀的气息。

郁明卓携残兵退回皇宫之内,至此所有战力皆以集结完毕,准备在皇宫内进行最后的殊死抵抗。整座皇宫,从内到外,都笼罩在一种庄严而沉重的戒备之中。

一日黄昏,皇宫城楼上的守卫们眺望远方,只见旸谷城城门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如同末日降临,将黄昏的宁静彻底打破。

守卫大惊失色,忙报梁帝有敌袭。

远处冲天的火光自旸谷城城门向近处蔓延过来,浓浓的黑烟燎过青天,给黄昏蒙上了一层灰。

皇宫中,人心惶惶,宛如惊弓之鸟,每一丝风动都足以引起一阵惶恐的涟漪。听见愈来愈响的喊杀声,众人愈发提心吊胆,惊惧不已。

然而,欧罗军并没有顷刻之间席卷旸谷城。裂天的火光与喧闹声在城门处骤然停止,随着夜幕的降临,原本连城一片的火光逐渐散落开来,化作点点微光,在城内的街巷间游走,似有火把在街巷之间肆意游走,诡异莫测。

一连三日,皆是如此。

欧罗军在旸谷城内不紧不慢,如在自家宅院中闲庭信步,可皇宫中的众人早已如热锅蚂蚁,快坐不住了。

“这真的是欧罗军么?莫非有诈?”

“不是说他们战如风发,攻如河决?这也太磨蹭了!”

“是啊,还不如给个痛快!”

“还有那工部,怎么研究这么多天还没搞明白那个火管子啊?”

“许是那神火构造太复杂......”

“放屁!一群白拿朝廷俸禄的废物!”

......

是以第三日晚上,谢央在群臣鼓动之下再也坐不住,欲派人前去暗中查探。

卫霆骁以守护圣驾为由推辞了,谢央便派了三五精锐前往。

一众精锐借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摸出宫门,才发现多了一个人。他们惊讶地望了眼那人,却不敢吱声,继续前行。

片刻后,几人分散开来,潜入街巷。后来加入的那人掩在屋舍的阴影之中,沿着门廊悄然挪向有光的地方。

夜行衣的一角被轻轻撩起,谢凌安的脸庞现了出来。

谢凌安跟着混出来,除了作为主帅之一像多了解些敌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心里烦。

郁明卓从祈午城回来后,便鲜少露面,也不爱搭理人,除了每日清晨去工部打听那四支火铳被钻研得如何了,便成日只在房门前磨刀,时常磨到深夜,沙沙磨刀声吓得宫人都绕道走。

谢央念着她心上人殉国不予追究,许她在旸谷城不上阵杀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