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沽酒娘子(美食)(5)

作者:二垚呀 阅读记录


松风引清冽,香雪酒浓郁;一浓,一淡,相得益彰。

叶蓁蓁本想再讨几杯酒喝,但想起冬食单还没写便出了酒窖。

屋外天色阴暗低沉,恐怕晚些有场大雪。朔风吹在叶蓁蓁脸上干燥而淩冽,她不由瑟缩了下加快了脚步。

到了前厅叶蓁蓁将做好的冬食单拿出来,月下楼的食单样式每张都不同,这次月白色布面上画着一叶小舟,一个戴斗笠的渔翁,浅描了几笔淡淡的山峦,取“独钓寒江雪”之意。

“呼……”叶蓁蓁用嘴哈了口气,活动着有些冻僵的手指,随后拿笔将菜名在空白处写了下来:

月下楼冬食

疏梅茶  蜜煎金桔

糟香四碟  梅花水晶脍

油焖冬笋  素三鲜

冬萝蔔羊骨汤

卧龙泉山煮羊 盏蒸羊

梅花小点

红琥珀 香雪酒松风引

又在绢布角落添了几笔描出酒坛的样子,食单式样似画轴,只略比画轴方短些。

平日挂在酒肆屋檐里侧,过往行人只稍一眼便可瞧见。

很多酒肆饭馆并没有食单,全靠店小二报菜名。

但月下楼都会加一个手书的食单,客人来了还会有一个写着菜名的卷轴。当然,菜名店小二照样会报一遍。

将记挂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叶蓁蓁才松快了些。

“这几日都在店里忙活,几天不着家了,也不知娘亲的病如何了?”念及此事她出了月下楼。

叶府和月下楼不在同一个坊巷,要穿过几处热闹的街市,再跨过几座桥,到一处写着“集贤坊”三个大字的牌坊下拐进去。

那一块成片成片的都是大宅子,没有商户,十分清净。

集贤坊,叶蓁蓁听管酒窖那老头说,在很久以前这一块不叫这个名字。

后来越州出息了,出去了一堆榜上有名的读书人。他们科举取仕,历经宦海沉浮,临到暮年总有落叶归根的想法。

于是,回来的读书人在这里从几户慢慢变多,干脆改名“集贤坊”。

贤?还真是不谦虚呢!叶蓁蓁这麽想着。

至于叶蓁蓁老爹一个商人怎麽混到这里来的?只因她爹是进士出身,后面从了商罢了,算是勉强挨到了边。

不过,这里确有几户实实在在的商人。毕竟不是每一户人家的子孙都能经营好家业,缺钱了该卖还是得卖,或许是商人正好买了。

据传集贤坊有文脉,商人对后代有着书香传家的美好愿景,在这置业沾沾文气。

不过叶蓁蓁对集贤坊没有特别喜欢,太过清净了!

官家沿袭旧制,但对坊市制睁只眼闭只眼,所以有不少坊巷出现坊市交融,屋舍商铺杂居的情景,大大方便了百姓的饮食起居。

但有些地方对坊市制执行的彻底,集贤坊就没有商贩的叫卖声。与其说是制度,倒不如说是顺应大多数当地人的喜好。

集贤坊的宅子大,更显得清净。离月下楼又远,来回一趟很是折腾。

叶蓁蓁还是喜欢月下楼所处的清河坊那样的闹市,出门就有小摊和商铺,方便又热闹。街上的声音吵吵嚷嚷,不绝于耳,有一种细碎忙碌的烟火气。



梅花汤与四方天

叶宅是三进府邸,从正门进还需穿过几道门才到内院。

叶蓁蓁嫌太麻烦,让马车直接停在了内院外东角门。

东角门是离主母的院子最近的外门,只有一条巷子的距离。

巷子前面是前院书房,后面是一个小花园,里面装着各样奇形怪状的太湖石,穿过石园就到了母亲住的兰雪院。

叶蓁蓁母亲闺名虞兰,带“兰”字,又取意于李白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一句,故名兰雪院。

她带着柳依依匆匆穿过游廊直奔厢房而去,还未至垂花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药香,心情愈发沉重。

走进屋内,炭火烧的正旺。红姨娘坐在前厅的红木圈椅上,拿着绣棚比划着花样。

瞧见叶蓁蓁来了连忙起身递上手炉,并轻声道:“夫人睡下有一阵了,估摸着一会儿该醒了。”

她刚从外头进来,怕过了寒气给母亲,想等身子暖和一点再进内间。

“红姨,娘亲这几日身子好些了吗?”她压低嗓音问,怕吵着母亲。

“唉……还是老样子,加上天愈发冷了,夫人身子发寒,说是连骨头都有些疼了。”红姨娘满脸忧色。

红姨娘是虞兰的陪嫁丫环,多年伺候在身边,后面擡了姨娘。

虞兰病后她不放心假手于人,过来亲自照料。

“是蓁蓁来了吗?”里头传来母亲的声音。

“娘~是我。”叶蓁蓁掀了帘子进去,压下心中酸楚,换上一副笑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