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陵赋(155)

作者:鱼陇曼衍 阅读记录


缪玄昭谦声回道,“我也只是些稚拙的见解,说的全是我个人的感受。家父常说大人风神晓澈,气节甚高,想来定不会轻易受这局面迷惑。”

周勃对缪玄昭自是更加欣赏。

与缪氏父女在府衙前话别,周勃自回到房中,燃灯直至夜深。

他开始草拟一则《酌商益市疏》,预备呈给陆朗。

*

含章宫,宝爵台。

周勃递呈的折子,陆朗阅后召他前来详议。

“臣以为,南境藩属南炀之地大兴商市益大于弊,且有推行于四海之必要。”

“噢?”陆朗向来愿意听周勃多说几句。



酌商益市

宝爵台上, 太尉王玖之与大皇子陆穰皆在一畔,周勃陈言时并不避讳。

他并非为谁执言,《酌商益市疏》乃为天下庶民而写, 为北霁军中的儿郎们写,又听得缪韶在民间的感触,箭在弦上, 他自是不得不发。

“下官几日前休沐时去伽蓝寺进香, 恰听得有位女子说了一番话, 觉得颇有些道理, 回去又细致的替太仓算了一笔账,是故有了这封听上去有些t大逆不道的《酌商益市疏》。”

周勃侃侃而谈,并未留心周围人的态度。

“长安城内自古便东西市齐备, 这是因为都城胜地, 自是要包罗万象,容四海之宾客, 是故珍奇风物皆需要专门辟市以供流通来往。”

“可士农工商,自古商为最下,常常不得放于明面,尤其盐铁资源更是不能松口,需得官营, 否则民生便容易大乱, 如今北霁之情形,用盐还需求诸四野, 疆域内甚是贫乏。可若论及其余市民经济, 常常体量甚小。只要不与朝政大事勾连一处, 便是平民谋生的又一法子。”

周勃说及此,王玖之的面子自然是有些挂不住, 倒是陆穰面色仍平静如水。

周勃接着说。

“与东瓯一战二皇子殿下虽以最小的损耗收回了江左,可如今天下大势朝向一统,西南、西北边陲现下战事频仍,小仗不断,想必接下来,襄城、信饶一带更在陛下视野之中,不消说来日与南樾或也有一战。战争的消耗最大,粮草供给如流水,战备所需的银两更是不必说。

“据臣所知,南境数郡这两年因商市补贴的赋税,以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上贡了国土内近半的税额,若庶民只务耕种,绝不能有这样的贡给。而这些税额,在北霁军屡次重振出征时都极为关键。”

他有意缓和此间氛围,于是又语气轻松地对陆朗说,“这封《酌商益市疏》并非有意大兴商业,而是以‘斟酌’为量,在全境略开行商的口径,废除部分禁令,让那些并无份田的流民能够有一份生计,这亦是一种将他们安置于土地上的方式,而不致各处流徙裹乱。”

周勃有理有据,陆朗当下的反应是不迎合亦不退拒。周勃心中清楚,他在等其余的人的态度。

“王玖之,你怎麽看此事?”陆朗缓缓开口。

一向精明的王玖之此时自然有些矛盾,一来是他私下里于陆朗处吹过南炀王与南境官员私交过密的风,从而在贡礼有隙一事上添了把火,以致陆朗在陆羡觐见时,没有依照惯例追责督办贡礼的尚仪局与南境州郡官员,而将贡礼有失的矛头直接对準了他。

二来,王氏一族本就因为姻亲行商不检点,原本是私底下心照不宣可照应着的事情,却因为假公济私被捅到陆朗处,当日又是被周勃揭发。如今周勃平步青云,便是踩在他王玖之身上才有今日这番天地。

这些都使得王玖之在此事上不好有什麽明确立场,可他就是不想让周勃太过猖狂得意。

“老臣以为,周大人所言句句属实。只是礼法仪定之规,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北霁开国自海岱入关中不易,周大人改革清议,还需以国本为重。”

如此回答,便巧妙甩脱了自身,而将立场放在陆朗与北霁国本上,的确滴水不漏,使人不敢亦不能轻易置喙。

陆穰仍是不置可否,只是这番长篇大论在他听来总觉得刺耳,周勃话里话外似在点醒陆朗:南炀府大兴商市于北霁统一有益。

周勃想偏袒陆羡?

陆穰似乎发现了此事最核心的关节,却又不敢肯定。周勃并不像轻易站队之人,谁若能争取到周勃这个在陆朗身边最得力的言官,皇储之路,必能再多几分胜算。

陆穰若有所思,向陆朗坦言,“儿臣亦以为,周大人这封疏奏可圈可点,此计对民生大有裨益。虽是革新之事,三弟已经在南境替天下做了表率,即便对祖先之法有些违逆,但若能趋利避害,合理加以引导,必能为我北霁统一四海之大业提供先机。”
上一篇:凤仪 下一篇:仙师成了魔尊的崽

同类小说推荐: